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开明视点

宋晖:清廉自守要坚持“三要三不要”

发布时间:2023-02-07
来源:
【字体: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其所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世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句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慎微、慎欲、慎行,坚持“三要三不要”,牢牢守住清正廉洁底线。

  要防微杜渐,不要习以为常。《后汉书·郭陈列传》中讲,“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过往案例表明,一些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上自我放纵开始的。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我们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在守住小事小节上下功夫、用长劲,决不能对所谓的“小恩惠”“小意思”麻痹大意、习以为常。

  要淡泊宁静,不要私欲泛滥。古语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历史上因玩物丧志而身死国灭的皇帝不在少数。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提到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就是因为执政后期沉湎于声色,最后众叛亲离,死于部下哗变之中。当今因“爱好”成陷阱而落马的领导也屡见不鲜。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上,管理好、掌控好个人的兴趣爱好,好之有度、好之有方,不为物役、不为“好”累。

  要心存敬畏,不要任性妄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我们必须牢记嘱托,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更加坚定对党忠诚、以党为师,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心中高悬法纪明镜。要敬畏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政规律,敬畏事物发展规律,时刻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警醒自己,引以为戒、惕厉自省,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妄为、胡作非为。

  (作者系永州民进会员、永州市审计局副局长)

作者:宋晖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