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开明视点

张歌: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砥砺奋进

发布时间: 2023-04-27
【字体: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民进中央机关干部代表,在民进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上发言。也借此汇报下自己学习民进历史和“五一口号”的一些体会。

  一、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是民进发自肺腑的郑重声明

  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的开国动员令,甫一发布,便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民进除了在5月5日同各民主党派联名响应外,还于5月24日单独发表宣言响应,随后主要领导人马叙伦也发表文章指出“这次口号,实际上是对世界宣布了新中国将出现的姿态”,鲜明而坚定地表达出民进组织和民进领导人的态度。民进的“多重响应”并非偶然,其原因和基础可以追溯到1945年民进创立的时候。当时,民进主要创始人就针对蒋介石“先统一后民主”的谬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先民主后统一”,并在民进成立后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宣言《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点。随后,民进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期间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1946年马叙伦、雷洁琼两位前辈为争和平而血洒南京下关车站,擦亮了国人的眼睛,清晰地揭示出当时的人心向背。多年来的肝胆相照与亲密合作铸就了民进和中共的深厚情谊,响应“五一口号”,是民进基于国家大局、人民利益,基于双方风雨同舟的经历做出的必然选择。因而群起呼应与单独呼应尚不足以表达这份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马叙伦撰文盛赞中共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领导者”“太阳就要出来了”“我们的全面胜利就快到面前了”。以组织和领导个人名义先后发出的三份声明,是民进与中共真挚友谊的见证,更是民进跟着共产党走、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庄严承诺。

  二、“不仅座谈、更应行动”是呼应“五一口号”的积极作为

  正如单独发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宣言》所说,“实现口号的价值,不仅在于坐而设计,而更在于各自岗位以坚决的行动来配合”,1948年6月26日,民进在港理事就根据各党派星期座谈会的要求,讨论了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及召集人、代表资格等问题。这些主张,后来得到各党派的一致赞同。7月31日,民进在港理事会议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其中提出的各项政治主张,与后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随后,在中共的安排下,在港和其他地区的民主人士分批次前往各解放区,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等乘船抵达东北解放区,周建人从上海抵达华北解放区。其间,中共多次就新政协筹备事项征求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意见,民进以热忱的态度参与相关事宜的讨论。10月,王绍鏊代表民进参加《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座谈会,提出增加“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为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单位,很快得到中共中央同意的答复。1949年1月,雷洁琼、严景耀夫妇受马叙伦的委托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欢迎和会见。回到北平后,雷洁琼受托动员香山慈幼院迁到城里,为代号“劳动大学”的中共中央提供了临时驻地。这种诚恳和信任贯穿于双方合作共事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进发动全会力量、以新中国建设参与者的积极姿态投入各项工作。

  三、“响应‘五一口号’、跟着共产党走”已成为民进薪火相传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2021年国务院发表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制度的基础就奠定于75年前的“五一口号”。当时,民进单独响应的《宣言》就提出“要团结在这口号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而奋斗,以奠定我们子子孙孙万世太平的始基”,对照今天我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坚定信念,二者是延续,也是发展。其贯穿始终、恒久不变的是“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精神传承。时至今日,这一传承早已内化为民进人“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良作风,外化为“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扎实作为,并将在民进人中代代相传,凝聚更多共识,团结更广人心,为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1948年至今已有75载,“五一口号”从未在历史记忆中褪色,反而历久弥新,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今年也是民进的“作风建设”主题年,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也是一名民进人,要继承和发扬民进优良作风,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砥砺奋进,为服务和推进会史相关工作,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系民进中央研究室干部,本文是作者在民进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 张歌
责任编辑: 谷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