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开明视点

卢天锡:重温《寻乌调查》 提升调研实效

发布时间: 2023-08-22
【字体:

  9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寻乌调查》全文共五章,八万多字,内容包括寻乌县城人口的政治地位及成分情况、商业情况、旧有土地关系、剥削状况、土地斗争情况等,内容翔实,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从七个部分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原则,形成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细读这两篇著作,对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结合个人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有三点深刻体会:

  第一,深刻体会到调查研究是个“传家宝”,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加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

  注重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调查研究都有深刻阐释和精辟论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在江西七年多时间里,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调查,仅以“调查”命名的著作就有六、七部之多,成为党史上历久弥新、至今熠熠生辉的经典名篇。其中,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时,直接与社会各界群众面对面,对寻乌的商业活动、政治状态、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深入详尽的考察分析,摸清了当时中国富农问题和商业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都弄得一清二楚,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寻乌调查》,堪称党开展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强调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跑遍了所有的村;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浙江任省委书记,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他刚到浙江工作,便在调查研究上下足了功夫,用7个多月时间,马不停蹄地跑了69个县,并在2003年7月提出“八八战略”;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就指出,“八八战略”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调查研究作为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12年12月,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第一条就对改进调查研究提出了要求。在湖南十八洞村调研,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江苏调研,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赴浙江调研后,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多次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可以说,新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无不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带头调查研究付出的心血和获得的智慧。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今年3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调查研究工作一以贯之、紧抓不放的高度重视,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实践品格。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民之关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选题立项,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要按照民进省委会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要求,紧盯民主党派自身特点,聚焦提升“五种能力”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升能力,全面推进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建设。

  第二,深刻体会到调查研究是门“精细活”,必须去伪存真、精雕细琢,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调研选题、调研准备、调研实施、调研报告起草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调研的成效。把准脉,方能开好方。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善于明辨是非、识别真假,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党中央虽然多次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有的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和嫌贫爱富式调研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善于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工作、“想当然”干事,最终贻误了事业发展。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所倡导的科学工作方法,是他一生所极力推崇的思想方法,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方法和保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也强调了调查研究的七个方面方法,如“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他在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习近平同志曾于2003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发表过一篇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的文章,生动诠释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开展好调查研究,必须注意每个环节的特点,切实做到选题“准”、调研“深”、研究“透”、建议“实”。

  一是选题要“准”。精准选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首要步骤、关键环节。在开展调查研究前,要深思熟虑、精准选题,既不能如无头苍蝇似的,没有目标地乱飞乱撞,也不能拍脑袋想当然地定题。要仔细观察分析时势,精确研判时代要求,紧扣工作实际需要,重点聚焦中共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决策部署,把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挑选出来,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盖问题,从问题入手,从小处着眼,切实把调研课题选好选精,力求选出党政所思、群众所望、社会所求的调研课题。

  二是调研要“深”。一线是困难的“第一现场”,群众是问题的“第一目击者”。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调查研究才有泥土气息,有群众声音的调查结论才有说服力。调查研究就是要“一竿子插到底”,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听真话、看真况、察真情。只有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调查研究要增强眼力、听力、脚力、脑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当作调查研究的“靶子”,哪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哪方面,哪个环节出问题就重点调研哪个环节,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解剖、对症下药。

  三是研究要“透”。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是认识问题的关键。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只调查不研究、“只砍柴不缚柴”,则谈不上是真正的调查研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始终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落脚点,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思路和工作举措,最终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

  四是建议要“实”。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的,“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实策,避免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脱离实际。要把问题看准、把关键抓住,实事求是地归纳、梳理、提炼调研材料,提炼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措施,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推动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深刻体会到调查研究是块“试金石”,必须落到实处、务求实效,注重成果的转化运用

  成果转化运用是调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而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不满意,则是检验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中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从实际工作看,我们开展的调查研究不少,形成的调研报告也很多,但真正转化落实较少,调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

  调研结束后,要按照“符合实际、择优而转、量力而为、能转尽转”的原则,狠抓调研成果转化,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确保调研成果见实效、有长效,只有实打实地解决了问题,调查研究才更有“含金量”,才能真正做到调有所获、研有所用。具体而言,在形成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要分四个步骤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

  一是方向要“明”。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大小之分、轻重缓急,只有抓住关键,把有价值的调研成果选出来,抓住迫切需要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才能明确调研成果转化的方向。对这些关键问题要抽丝剥茧、查找问题的根源,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研究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做到“药到病除”。

  二是渠道要“畅”。明确了调研成果转化的方向,研究出了解决问题的“药方”之后要提交决策,让转化渠道畅通无阻。要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否科学可行,在认真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集中智慧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作为行动指南,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确保调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不被搁置和阻扰。

  三是整改要“实”。整改落实就是调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关系着调研的最终效果,只有真刀实枪整改落实,才能保证调研成果落地生根。要分门别类对问题认真检视和梳理,能立行立改的要趁热打铁第一时间予以落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落实清单,明确整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防止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在整改落实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亲自挂帅、强力推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下沉力量,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绕行,确保调研成果转化过程有深度、有力度。

  四是监督要“强”。调研成果转化的好坏要用标准去衡量,是否落到了实处要靠监督来强化。要建立成果转化奖惩机制,加强对调研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估,对转化效果好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敷衍了事、进度缓慢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要靠群众加强监督,鼓励和引导群众发挥监督主动性,对群众提出的监督意见做到有反馈、有回音。

  重温《寻乌调查》,充分汲取其中蕴含的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对我们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用好、用活、用实调查研究这一干事创业重要法宝,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实效,在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提炼干事创业的真本领,真正做到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履职,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

作者: 卢天锡
责任编辑: 邵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