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民进篇观后感
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争取民主和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为何最终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大道同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新征程上,他们又将如何传承政治薪火、坚守合作初心、共同团结奋斗?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指导下,中国新闻社重磅推出八集系列专题片《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邀请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集体出镜,以“第一视角”讲述实践与传承的故事。《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民进篇播出后,在柳州民进会员中引发强烈反响。
传承民进先辈政治信念 发扬立会为公光荣传统
柳州市三十五中学教师、民进柳州市三十五中支部主委 梁德辉
75年前,民进领导人马叙伦、王绍鏊和民革、民盟、致公、农工、救国会、民促、民联等党派团体领导人,在中国“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中间没有任何第三种路径可循进”的斗争实践中,在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历史节点上,5月5日在香港联名致电毛泽东主席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积极响应“五一口号”。民进在联名公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同时,又在香港《华商报》单独发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宣言》。这一宣言是民进重要的历史性文件,是“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是民进吹响“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集结号。从此,民进始终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共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民进会员、人民教师,我们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敬业奉献的同时,还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言献策。
传承民进先辈政治信念,发扬立会为公光荣传统。我们要牢记民进是因为先辈深怀忧国忧民之心,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而建立。我们要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古训。我们民进会员心怀祖国和人民,永远跟党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立会为公、参政为民”,在新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薪火相传 推动教育发展
柳州市北雀路小学副校长、民进柳州市三十五中支部会员 陈秀娟
《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民进篇讲述了民进会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回顾了民进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并以民进视角展现了多党合作的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才能行稳致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道若盈尽,小溪自成河。薪传虽短,火势可传千载。
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是一种理念、价值观和情感的塑造。身为教师和民进会员,我深切感受到要以匠心守望初心,用师道传承大道,才能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写下为师者的华章。同时,我也要时刻牢记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和推动促进民主、法治和社会稳定的工作,为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