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开明视点

孟阳:鼓励国有资金进行产业基金投资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5-09-18
【字体:

  近年来,在央企私募基金管理办法限制央国企参与产业基金份额、资本市场诸多明星资本爆雷的背景下,各地央国企的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审计重点关注的业务,这也使得大量国有资金调转船头加速退出现有的私募基金业务。同时,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提出促进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的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明确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在此政策背景下,各地政府均设立支持本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政府投资基金。基金投向大多依托本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创新投资模式,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从各地政府的视角来看,经济增长缓慢时期,依托本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进行招商引资,持有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理想的财政手段。但大部分招商项目,仅争取到一些招商奖励政策,如新能源建设指标、产业联盟、税收优惠、厂房代建等。招商项目能否通过当地政府投资基金的投决会,政府之外的其他合伙人是否投票,依然取决于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营风险、回收周期、退出路径等,这些评估要素并不随着政府投资基金被鼓励成为耐心资本而降低谈判标准。政府投资基金能否在存续期内通过投资新项目、并购重组旧产能,为本地经济注入新活力?被投资企业是否因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获得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获得风光的入场券,却在当下出口受限、产能过剩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艰难生存,落得产能出清的结果?

  在产业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中,怎样才能跨越资本逐利性与产业需要耐心培育的鸿沟?

  目前非金融主业的央国企作为lp出现在一级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但作为产业投资方,央国企往往具备深入了解本产业、合作周期长、收益稳定、对被投项目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独特优势。而央国企支持产业发展的技术实力、人才储备、融资能力、市场规模,甚至行业经验这样无形但培养过程高成本的隐性知识,是诸多初创企业迫切需要的生存要素。

  这类设立原因出于实体企业重要业务急速扩张、与重要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甚至能够降低自身资产负债率的产业基金,区别于资本市场追求超额收益、火热赛道的明星大基金,这类基金投资项目的底层资产风险可控、收益稳定。以新能源行业产业基金为例,底层资产的新能源项目有基金的lp之一的母公司作为设备供应商,能够承担项目建设运营中可能发生的设备质量责任,有项目的预收购方作为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说明底层资产的风险一定有可溯源的解决方案,并且风险可控。不大规模重仓火热赛道,基金管理团队无个人利益的操作空间,底层资产清晰可辨,这些特点对投资方、产业基金工具本身来说,是绝佳的投资结构。并且能够大力推动交易各方、各LP的主营业务规模,并不专注于在资本市场套利,能够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

  在此,笔者提出关于鼓励国有资金进行产业基金投资的几点建议。

  (一)在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背景下,不必追求大规模的基金投资,而是以有限的资金、有限合伙人的方式承担有限的投资风险。在存续期内选择规模适当、底层资产清晰可辨、风险可控、以拉动主业发展为首要目标的投资标的,以获取适度的投资收益为设立原则。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与被投资项目共同成长,真正让股权合作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调整投资范围,不以“押宝”火热赛道的种子选手为业绩目标,更加关注核心知识产权的发展与保护,以国有资金参股产业基金的形式投资于产品技术研发阶段,让国有资金真正参与到核心知识产权建设、管理、运营中,使国有资金密切伴随核心知识产权成长与发展,加强国家科技力量。

  (三)为国资参股产业基金,与不同背景的LP合作时设置不同的投资机制。上海作为兼具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科创“五个中心”功能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显示上海市总指数排名仅次于北京、深圳,资本聚集、标的丰富,是投资机遇的蓝海。各类资本应创新合作模式,实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央国企与民营资本、外资合作时,在保留一定控制权的基础上,减少对投资项目或产业基金的持股比例,同时设置优先退出的机制,以控制项目潜在的资金风险。央国企与政府投资基金合作时,以央国企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机会为重要标的,设置相对灵活的项目孵化机制,使“卡脖子”技术培育项目在国资体系内能够获得更灵活的决策机制、更有保障的资金支持,更多的人才、市场等要素支持。

  (四)区分各只基金设立目标、投资原则,适度放宽对不以超额收益为目标、投资项目风险可控的产业基金的容错机制。给服务于拉动主业发展的基金更长的考察期限、更多的支持鼓励态度,让这类产业基金真正成长为服务国家经济基础的耐心资本。

  (作者系民进会员、上海之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作者:孟阳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