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田歌:长 路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贵州省委会
【字体: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早上好,欢迎莅临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观摩指导工作,您现在正行驶在航空大道上。这是安顺第一条设置慢行系统的城市道路……经开区区内规模以上市政道路建设完成104公里,是建区时的近4倍……结束了建区时只有西航路‘一条大道通向前’的历史。”2018年7月26日,我和搭档在解说车中,用充满自豪的声音给来自全市的一百多位观摩团成员介绍着安顺经开区的路网情况,作为一个老经开区人,自是感慨万千。

  首识:不良之地

  8岁,我随父母来到了安顺,一直住在东街小十字的爷爷奶奶家,当时的经开区属于城郊,两可间往西走就是菜地。由于父母的工作很忙,把我托付在一位住在西水关的美术老师家学画,学完后便有父亲的远房小侄女来接送我。但小侄女说小也不小,十几岁爱玩儿的年纪,有一天为了和朋友出去的她,让我一个人走回去。路痴是我从小就有的毛病,出了老师家的我就往两可间方向走,走到经开区的门口前,我又转错了边,径直走向进行了当时的农贸市场!

  小小的我面对的是一片漆黑,三三两两的人,看起来脏脏的发廊和满地的污水,连为数不多的路灯都是昏暗的。越走越怕的我转身顺着来时的路跑了起来,直到跑回来了老师家,老师把哭得满脸鼻涕的我送到了妈妈工作的单位。

  当时的我发誓,再也不会去那个让我感觉如此不好的地方了。可没想到,三年后的我,就会和那里结下不解之缘。

  再见:静澜之地

  11岁,父亲被安排至经开区工商分局,而我们家也搬到了那个我映像中的“不良地带”。上学放学都要和小同学一起走,因为地广人稀,总感觉安全无法保障。当时已经有了西航路——这条全市第一条带有慢行系统的道路,它很长很长,朝着西边延伸而去,它所到的地方,我从没去过,父母也从没让我去过!在我的想象中,也许,那是和大多数农村一样,都是田地吧,好像路灯亮了一点了,但还是黄朦朦的,连我们家楼下的街道,除了那个交警队的院子,也都是远离了喧嚣的另一片天地。倒是,无论看书、学习和幻想,都是一块很好很好的地方呢!

  深入:别有天地

  “我带你去吧,去看看经开区那边有什么!”时间转眼间来到了2010年,我在安顺日报社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认识了从经开区到报社担任副总编的小吴总,来报社之前,她是经开区的办公室主任,对整个区非常熟悉,当她知道我是个“只见过经开区大门口”的经开区人之后,决定带我来长长见识。

  顺着西航路,一直往上,原来,这条路的两边并没有那么多的农田,有的是一排排蓝色的厂房。“这是我们的标准化厂房,建设好之后会租给外来的企业作为厂房用,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投资成本。”当地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到。

  “那么多厂房,会有人来吗?”

  “我只想说四个字,供不应求!”

  小吴总和我相视一笑,回来之后我们合作的稿件,登上了《安顺日报》头版头条。

  如今:腾飞宝地

  在报社又工作了6年,在2016年底,因为工作调动,我成为了安顺经开区的一名宣传工作者,同时,还因为原就是北方人,普通话较为流利,在很多活动中,我都被负责解说工作。比如现在,解说车慢慢地往前开着,走过了一条条经开区的大道,浏览了一个个的园区。

  “各位领导,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个项目实施“千企改造”,进行扩能技改。通过实施“千企引进”,吸引了国内外100余家优强企业赴我区考察,成功引进了宝胜集团等500强企业3个,招大引强取得突破。

  我介绍着经开区的情况,慢慢地,我笑了,是啊!供不应求,别说原来的那些蓝色的厂房了,在经开区的很多新建厂房早就全都机器声轰鸣。

  “各位领导,您现在经过的是K3号路……”“您现在行驶在纬一号路上……”“您现在经过的是富生大道,这条道路上的路灯采用了智慧路灯系统,是全国第一条车来灯亮、车走灯暗的智慧型道路,节省电能可达百分之七十……”是的,我承认,经开区的路很多都是用代号,很多人说有些混乱,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建设发展太快,经开区的路太多,很多路都来不及起名字,就用代号将就着叫,这也算是别有特色了。

  从前慢,从前的一切都慢

  当下快,当下的所有都快

  清早起来,米粉豆浆

  排着队的人打着餐

  吃过之后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时光过得快,月色变得快

  车、路、灯都快

  一生,只够追逐那一条长路的脚步

作者:田歌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