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霍润农:在正道上行的民进人

发布时间:2019-10-22
【字体:

  2015年,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的主题是“在正道上行”,这句话源自于民进创始人、第一任主席马叙伦先生的谆谆嘱咐“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这是民主党派前辈们的共同心声,是对后来人的殷切期望。太原民进成立于1957年6月23日,60多年来,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领导下,太原民进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立足教育文化阵地,从成立之初只有68名会员、7个支部,发展到现在拥有1500余名会员、61个基层支部。可以说,太原民进发展史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民主政治渐进历程。而我只是其中一个阶段的亲历者之一。我是2005年加入民进的,入会后一直活跃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鼓与呼,直到2014年调入民进市委会机关从事专职工作,开始与广大会员频繁接触,才使我深深感知到民进会员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深切感知到民主党派成员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始终被他们的热情鼓舞着,被他们的信任激励着,能够有幸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服务,感到由衷地幸福和快乐。

  我所在的晋源总支有一位德高望重、1987年加入民进的著名果树专家、全国扶贫状元马恩正,他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在山西省吉县、永和县为当地农民科技扶贫,默默奉献,只要一提到“马恩正”,当地农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如数家珍地道出他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如今已过八旬的马老依然活跃在支农一线忘我工作,今年年初还荣获了山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我刚调到市委会工作就接手编辑出版《感恩父母》一书,前往古稀之年的老会员李汝骠老师家中约稿,他回忆起担任市政协委员期间走访学校搞调研,谈讨研究想对策,他撰写的提案受到市政府领导的亲自批示,并被作为市教委的文件下发执行,现在依然走街串巷了解民情,积极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不忘身为民进会员的社会责任。

  我们每次带领太原民进名师讲学团的老师前往偏远地区支教时,大家都踊跃报名,尽量协调好工作,安顿好家里的老人孩子,非常乐于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比如省实验中学的冯瑞芳老师是每年山西高考物理阅卷组的组长,是顶尖级的专家型老师,平时教学任务很重很忙,但她没有任何架子,欣然接受我们的支教邀请。进山中学的特级英语老师李翻琴退休后依然责无旁贷的参加支教,经常挂念支教学校的师生,通过微信和我了解学校的高考情况。市实验小学的两位特级教师王丽俊、胡文娜,青年路小学的王丽琴都是顶尖级的教学骨干,她们经常牺牲双休日或寒暑假义务支教,这些老师每次支教都要提前了解支教学校的基本情况,量身打造适合的教学方案,虽已为名师,仍精心备课、一丝不苟,还编写印制一些学习资料,甚至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些小礼物。五一路小学的王平老师不但主动报名参加支教,还负责开车接送远在市郊的其他老师。更有全国师德标兵、杏花岭区特教学校的周倩老师,二十多年来用一颗妈妈般的爱心温暖着一群特殊儿童,让他们不仅找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而且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在社会上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榜样的力量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民进人,太原学院的周月红老师十年来不事张扬地每周从事公益活动,自愿远赴汶川、玉树灾区参与爱心救助。青年会员王滨在办事途中捡到三万元现金,分文未动送还前来太原出差的外地失主,如今当选太原市人大代表、被评为“太原好人”的他又忙碌在娄烦县孔家峪村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战严寒斗酷暑,引资金上项目,致力产业扶贫。新入会的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丽红老师集书法、绘画、泥塑、剪纸、武术于一身,任劳任怨传播传统文化基因,不辞劳苦策划各类公益活动,致力于点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星星之火,让“文化自信”成为具体生动的社会实践。

  在1500多名太原民进会员中,我只是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接触了一少部分人,在我们的群体中还有很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注社会、热心为民的民进人。他们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民进人,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坚持“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强化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尽责,追梦不耽于空想,爱国不骛于虚声,为民不流于空谈,切实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增强自信、激发活力,我们的道路必将笔直开阔,我们的事业必将灿烂辉煌,因为我们在正道上行!

  (作者简介:霍润农,现任民进太原市委会秘书长,民进山西省委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委员、小店区政协常委)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