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肖任飞:市井里的烟火味道

发布时间:2022-12-12
【字体:

  很喜欢去小区旁边的农贸市场买菜。

  菜市场的蔬菜种类很多,也很新鲜,分成小扎精心摆放在一起,或者,就那样大大咧咧地摊在板子上。大多是老乡自己家里种的,菜的新鲜度和超市的相比,超出了一大截,而且价格很便宜;水果一筐筐一车车地在路边,还不时地有车上小喇叭里传出的招徕买卖的吆喝声;卖花的女人坐在一大堆花团锦簇后面,有人过来看,也不张扬,只是等你一盆盆问过去,然后轻言细语地给你介绍。

  更难得的是,那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他们吞吐的,是扎扎实实过日子的平安的味道。

  看到那满眼满摊的海货,随处都有的草莓西红柿,亲切得恨不得蹲在那里看个够。西红柿的模样应该是杠六九,摊主掰开一个,让一对老夫妻尝尝味道。大婶便边尝边点头,说真好吃。尽管十几块钱一斤,还是买了一大包拿走了。这杠六九柿子是城阳的特产,别的地方种不出地道的品种。这种西红柿,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底部是青色的,而且只能在硬的时候吃,爽脆甘甜,味道极好,那种口感是别的西红柿所达不到的,所以每当上市的时候,尽管价格是别的品种的好几倍,买的人还是趋之若鹜。我都是买来直接当零食吃,觉得胜过很多名贵水果。不过这杠六九有个缺点,买了就要快点吃,一旦变软了,就酸得不行,如果拿来做西红柿鸡蛋汤,也是特别酸,不如普通的西红柿。所以万物皆有神奇之处,万事也皆不完美,存平常心,去品味那些美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盆盆的草莓也极诱人,品相极好,红艳艳的,尝一个甜得舌尖都要跳起舞来了。今年的价钱似乎有点贵,大约20一斤。不过也差不多,应该也是大棚里的刚下来,物以稀为贵,特别是这种反季水果,贵点也是在情理之中。

  看到一家卖菜刀的摊子,摊边立着红底白字的牌子,写着“正宗高密菜刀,高铬免磨,假一罚十,卷忍不快,包退包换”,有种很喜感的味道。嗯,还看到一个错别字,把“刃”写成“忍”了。不过,只要刀好,就没人去吹毛求疵,计较这个小错误。毕竟是买刀,不是求字。

  高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老家,也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的故乡。《史记·乐毅传》中提到“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在史籍中首出“高密”一名。郦道元的《水经注·潍水》一文中也提到: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这也是对高密一名较早的解释。高密离青岛不远,一直想去看看,但始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每每在朋友圈读高密作家阿龙的文章,都会有种立刻启程的想法。这高密,人杰地灵 ,必须去一趟。不为别的 ,去买回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去喝口地地道道的高粱酒,就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海鲜是青岛农贸市场的招牌。隔几步就是一个海鲜摊位,上面摆满了各种鲜活的小海鲜:刀鱼,鲅鱼,舌头鱼,鱿鱼,笔管,沥虾,竹节虾,海红,海蛎子,扇贝,蛤蜊……只是看看,就让我这个半年没吃海鲜的人垂涎欲滴了。问了问刀鱼的价格,75元一斤,嗐,实在是太贵了。记得去年刀鱼最贵也就三十左右,今年这价位,水涨船高了。海蛎子也比往年贵了不少,倒是海虹,特别便宜,十块钱三斤。摊主把煮熟了的翻开,作为样品,摆在摊前,看起来肥硕得很,颇为诱人。据说“八个海虹的营养等同于一个鸡蛋”,于是买了十块钱的,想来,一餐足够饕餮一番了。

  市场头上有个卖青萝卜的小摊位,萝卜摆了长长的一堆,说是潍县萝卜。潍县萝卜清脆多汁,爽口得很。买回家,洗干净,皮都不用削掉,用擦板擦成细丝,加点虾皮拌好,青白相间,味道爽脆鲜美,是极好的下酒菜。

  有时候这里还会有一个卖饽饽卡子的小摊位,摆着各种做饽饽的木质模具。有鱼形,花型,月饼型等各种样式。我最爱的是可以做出小花篮形状的。幼时。每到农历七月七,母亲就会给我们做饽花。用最好的白面粉,掺上鸡蛋,在大铁锅里一个个整齐地摆好,然后在灶里填上木柴,用小火慢慢地烙熟。小花篮形状的,就用线绳串起来,挂到我的脖子上,一低头,那股香甜的味道,真的令人口水都流下来了。本来是做装饰的,可是不到黑天,嘴馋的我,就会一个个拆下来吃掉了。想一想,那真是美好的记忆。

  我经常去的摊子有两家,一家是卖肉的,顺便卖自己现场加工的脂渣条,很实诚,也很干净。老板娘做事干脆利索,说话带笑,而且很好商量。有一次,看到有一个中年男人买肉,买好后开始嫌弃那肉这不好,那不好。我在旁边看着,都有些难忍,可老板娘依旧笑吟吟地,按照他的要求用刀修理那块肉,直到他满意为止。问她,她还是笑着,继续招呼下一个顾客。看着她,我也笑了起来。

  另一家是一对老夫妻,60多岁了吧,卖花生瓜子核桃等干货。有一次,找多了钱给我,我退了回去。从那以后,我每次去买瓜子花生,称好后,都会再抓上一些。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是老人家的买卖,就想倒回去。可那阿姨总是会握住我的手,摇摇头。手掌很粗砾,却给我一种亲切温柔的感觉。

  剥开一个花生,慢慢地咀嚼,便有格外香甜的味道了。

  生活的味道本就是平淡的,但只要心存热爱,它就会是醇厚的,在你心里流动,让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快乐起来。

  还有夜市。

  夜市上总是人挤人,摊连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特别是小吃摊那里,都没法落脚的赶脚——吆喝声,叫卖声,招揽顾客声,抢着付账声,此起彼伏,那才叫一个热闹。在摩肩接踵的喧闹中,夜市很简单地就映出了平民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我比较喜欢冬天的夜市。由于天气寒冷,买东西的人稀稀落落的,反而让我能慢悠悠地逛来逛去,颇有一种闲庭散步的味道。一辆停着的车前盖上摆着各种可爱的玩具小熊,摆不开,放在下面的木板上。旁边的几排红色的布老虎吸引了我的视线,形态各异,圆鼓鼓的,特别有喜感,里面还有带如意结的,想来是挂件或者香囊。今年是虎年,这虎元素的玩具应该是很讨喜。卖鞋子的立起长长的带隔板的白色架子,各种新款鞋子整整齐齐地排着,待价而沽。用眼一瞥,看到了熟悉的AJ,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版。花摊上的仙人掌含苞待放,金桔挂在枝头,葱绿的似乎是君子兰,一盆盆的多肉摆在纸箱子里,在灯光下愈发散发出生命的光彩。哪怕夜再深,这些绿植总会带来一些明亮的温度,让人莫名地就欢喜起来。

  而最让人挪不开步子的是那长长的大排档,各种美食以各种状态在你面前打开,臭豆腐,野馄炖,烤鱿鱼,铁板烧,竹筒饭,炒栗子……诸多味道混杂着,一缕缕扑到你的鼻腔里,让你恨不得也马上融入到这个烟火人间里来。食物总会让人忘却很多东西,譬如孤单,譬如寒冷,譬如这北方沉沉的夜色。饱腹之欲,其实也就是人活着之欲啊。

  还有背着书包接孩子回家的女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着一包酥糖;卖榴莲的女生,笑起来眼睛像月牙一样,慢声细气地说:“这几个样子不好看,便宜卖了”;拉二胡的老人,面前摆着一个小桶,咿咿呀呀地拉着并不优美的曲子,偶尔才会有人给投点硬币……这不都是活着之欲吗?而这种种,才是真正的人世间呢。

  很喜欢没事时在夜市中溜达,那种接地气的烟火气息,会让我莫名其妙地感到安宁。有时候,随手买一个小物件,也不是特别喜爱,只是爱上了闲着笑着讨价还价的乐趣。那些来来往往的句子,让一切都生动起来。穿过长长的市场时,耳朵里已全是小贩们的吆喝声。这些甚至有些粗俗的喊声,竟然让我有更多的勇气,走向下一个黎明到来的繁杂生活。

  回到家,把买到的乱七八糟的小东西随手一放,唇边漾起的,是行走人间的小幸福

  这种感觉自然而然地就随着冬夜的风流淌过来,让贫瘠而枯燥的日子变得生动而饱满起来。

  而这些零零碎碎的瞬间是那么美好和温暖,它们搀扶着所有的躯体和魂灵,使得身处云端或者陷入沼泽的芸芸众生,充满回归的渴望。

  人们所贪恋的,不过是赤脚踩在土壤上的归属的味道。

  就像,鸟儿飞过森林,却依旧留恋着松香和投在草地上的或明或暗的风的味道。

  而我,则沉溺于这人间的烟火味道,乐此不疲。

  (作者系民进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青岛市红岛经济区副主席,作品发表于《星星》《散文诗》《飞天》《山东文学》等国内外百余种报刊杂志,并被收入多个重要年选。)

作者:肖任飞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