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雄劲博大,意境开阔

——封俊虎书“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欣赏

发布时间: 2023-11-07
来源:
【字体:

  今年,是晚清散文家、书法家、“曾门四弟子”之一张裕钊诞辰200周年,张裕钊故里湖北鄂州为纪念他在书法上作出的贡献,将“张裕钊书法文化园”更名为“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并于10月中旬揭牌开馆。悬于博物馆正门的“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封俊虎先生应邀书写。开馆多日来,这块匾额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笔者于近日在河北大名县开展过一次文化调研,大名县是“张体”重镇,张裕钊弟子王洪钧,迁居大名后曾设帐授徒,培养人才众多,在区域内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为溯源“张体”必去之处。期间,与业内人士交流时听到:“当代张体大家中,为祖师祖宫题写匾额的,也就封俊虎先生一人。”笔者说不仅如此,俊虎先生也曾用“张体”为河北保定莲池书院书写过一副楹联,现悬于万卷楼,匾额“绪式濂溪”为乾隆遗墨,楹联为俊虎先生书写。张裕钊于1883年至1889年在莲池书院担任山长,传播时学,同时教授书法,是张体书脉在北方的“祖庭”。封俊虎先生的“张体”书法不仅写到了“祖宫”,也挂在了“祖庭”,是张体领域的“翘楚”。

  封俊虎先生是草书大家,上仰张芝,得力旭、素等,自成面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先生曾给予“笔势挽回三百年”的评价,享有盛誉。同时,是张体大家,师从已故书坛泰斗李守诚老先生,是张体第五代弟子,张裕钊后嗣张绍银先生曾评价封俊虎先生是“当代张裕钊书体代表人物之一”。

  鸾翔凤翥,真力弥满。这是笔者对封俊虎先生书“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这10个字的第一印象。俊虎先生今年61岁,务书学四十余载,在艺术思想、用笔技法、笔墨意境等方面沉淀已达饱和,厚积而薄发,踏上了另一个书法高峰,这10个字,可谓此时期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一方面,具足流畅之美。因积年积淀,发于毫端,故行笔似高山导水,倾注自然,毫不迟滞。如“书”“钊”等字,行与楷占比各半,予人以流畅且舒适;偶有草字用于其中,如“法”等字,将魏碑的庄重质感与草之洒脱奔放进行了协调和统一,其雄奇淡远味之隽永,风神无边;另一方面,具足含蓄之美。入笔以篆籀,线条力厚筋丰,整体不见方笔,即便用“方”,亦有圆意,既厚重又灵动,刚柔相济,美不胜收。此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上奉行的“中和”标准,因此下笔即得认同。

  字字佳构,浑然天成。结字,不离其本,张体特征明显,即转折处“外方里圆”。然又面目新奇,如“捺”笔收笔利落,毫不迟滞;“钩”画,含蓄时仅蓄力一推,舒展时而竭力延展。此艺术形态的形成,究其根源,在于俊虎先生日常常致力于张裕钊优秀传世作品的研究,特别是对《张裕钊节录汉班固泗水亭碑铭》、《张裕钊节录韩愈滕王阁记》、《宝剑赞》、《书箴言》以及张裕钊遗墨中的楹联等书法作品之外,还精研《瘗鹤铭》《元桢墓志》《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等南北朝碑版,取其精华,撷其英华,以补张体,故能成扁方之佳构,茂密之体势,洞达之骨力,结字端庄古拙,气息厚实朴拙,在当代张体中别具一格。

  臻微入妙,神采焕然。封俊虎先生用墨极其精到,纸质作品多施“涨墨”,以增加作品逸趣。牌匾作品常用浓墨,以便于镌刻。此匾用墨把握极为适中,湿不涨染,厚重沉实,雄浑朴茂,字迹清晰,从中可见明清人用墨特点。厚重笔画上用浓墨施以“注法”,如“法”“化”“物”等字,墨如雨注,不仅意象上增加了线条的厚度,在视觉上也有明显的厚实,似印印泥,彰显了立体感,提升了观赏性。将展现在平面二维空间上的书法创造出了三维空间的效果,产生了凝重中蕴含跳荡,朴厚中锥显飘逸的美学现象。

作者: 俊飞
责任编辑: 叶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