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黄加平:神仙湖,一个新时代的缩影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
【字体:

  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那日风和日丽,阳光正好。

  我们一行四人,前往神秘的神仙湖,秋游登高。

  从海宁市区出发,35分钟的车程,便到了风光旖旎的神仙湖畔。神仙湖,坐落在袁花夹山村,处硖石的东南方向。临近,进入乡村间的水泥路,虽显狭小,但也通畅。

  因为节日,这里游人、车辆很多,我们靠边停车,一字儿排开。边上有拴着绳子的隔离带。穿过,即是一块带着秋色的草坪。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拍照,有的眺望,有的在三五成群地闲聊……一位女子在蓝色的垫子上静坐,我原以为她是瑜伽练功,走近一瞧,她正看着平板电脑,学习之心,融于湖光山色之中。我们拍照,笑声打扰了她,她抬起头,温文尔雅地嫣然一笑,很甜美。

  眼前,便是碧蓝如镜的湖水,超美的蓝调湖!微风吹皱的涟漪,犹如一阵轻音乐在水面掠过,让人沉静而又沉醉,整个身子,仿佛与自然山水融化在一起。

  沿着湖边步道,拾级而上。路口有一棵迎客的桂树,花开正旺,散发着幽幽馨香。台阶不多,走上十几级,便有一个平台。两边杂树丛生,翠竹林立,虽经秋的风霜,仍是生机盎然。不高的松树,茂密的松针一簇一簇,郁郁青青;已经并不多见的毛栗树,粗糙的叶片留下了季节的点点斑痕,却仍是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那成片的竹林,可与安吉的毛竹山相媲美。

  再往上便是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可惜我们到时,正是中午时分,但另有一番景致在。远眺湖泊,阳光下的微波闪着银光,犹如无数星星跳动在碧绿的珠盘,几只水鸟掠水而飞,最后停栖在岸边的灌木丛中。对面那陡峭的石壁矗立,这是挖矿后形成的刀削般山体断面,上有绿色杂树。厚重的山与轻柔的水融会贯通。山水相映,也可以把人心照个透彻。

  这是一个废旧矿山形成的双子湖泊,中间一道横跨的矿山犹如马鞍将双湖分割,经过了长年累月的自然蓄水,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公园。总面积有1975亩,湖面有1120亩,蓄水量可达288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

  五十年前,这里曾是矿山,名为庄康岭。为了生产队里建造公房,我曾来过此处,购买矿石。我与三位叔伯一起,小兴伯、荣荣伯、培金伯,两人一档,一人摇橹,一人拉绷,轮换着摇着5吨大船,前往这里的矿山。傍晚出发,半夜到达袁花,在培金伯的小舅子家过夜,以便第二天早上购石排队可以靠前一些。培金伯的小舅子是一位教师,他拿了全新的被子让我们盖,还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嘱咐我们要好好睡一觉。那时,我的心里是非常感动的。后来,我在1984年到了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才知道培金伯的小舅子,就是袁花中学教政治的孙墨龙老师。

  往事如烟,一晃就是几十年。

  在眼前这幽深的湖水底下,曾有隆隆的爆破声,曾有炮响之前的警笛声,曾有齐声抬石的号子声……

  一切归于平静,一切归于生态。

  走下观景台,继续往前。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格桑花,粉红、紫红、大红……色彩缤纷,狗尾巴草点缀其间,产生了相依相衬的美感,不少游客在花丛里拍照留念,人文与野趣同在。

  神仙湖还在开发之中,但节假日已是热闹非凡。日后,还将进行全面的覆绿提升,沿湖完成骑行道、亮化工程、亲水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接待功能。

  袁花是金庸先生的家乡,根据规划,这里将还原金庸小说的9个场景,以小说《天龙八部》为故事原型,以神仙湖为载体,以段誉人生轨迹为线索,从大理开始,途经无量山、燕子坞、曼陀罗山庄、无锡松鹤楼、灵鹫宫、少室山、西夏、大辽,再回大理。每个场景结合主题及小说原型再造若干个场景,让游客亲身经历故事场景,再续武侠前缘。

  神仙湖的周边,与乡村农田和村庄相接。田里的稻子即将成熟,谷穗透出微黄;农家小楼一片一片的,属于规划的新村,小院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远处,是袁花的高楼大厦,也看得见金庸故里“侠客小镇”的全貌。在这里,流淌着“为国为民”的汩汩清泉,滋润着不变的家国情怀。

  现代气息,生态山水,乡村振兴……有机地融汇一体。

  神仙湖,一个新时代的缩影。

  (作者系民进海宁市基层委员会原主委,嘉兴市、海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黄加平
责任编辑: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