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民进艺苑 > 文学作品

郭明:致敬生命中的那一抹亮光

——访冰心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11-26
【字体:

  不久前,我有幸以一名中国民主促进会新会员的身份,跟随民进潍坊市委会一行来到烟台,参加会史教育培训班学习。在烟台冰心纪念馆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细细体味,感触良多。 

  我们与冰心先生的相识,源于文学,却又不止于文学。她创作的《小橘灯》,是我们学生时代最深的记忆。那时初读《小橘灯》,还对其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家国重建的希冀感受尚浅。时过境迁,现在再读,那种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那束照亮黑暗的微光却依然鲜活,继续哺育着新时代年轻一代的成长。 

  在前往冰心纪念馆的路上,总有几个问题萦绕于我的脑海:冰心生于福建,为什么会在烟台设立纪念馆?其被认定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教育基地”,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冰心纪念馆的馆址,是建于1863年的原东海关税务司检察长官邸。它坐落于烟台山南侧的半山腰,坐北朝南,视野开阔。烟台山并不高,更谈不上雄伟,但这座面朝大海的小山,却见证着烟台的历史变迁。一座烟台山,半部近代史。这里有亚洲现存最大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时代气息浓郁。此时虽已步入深秋,但山上依然树木葱茏,只见红楼青舍,参差隐现,显得格外幽雅。拾级而上,可谓一步一景。 

  来到纪念馆门口,赵朴初先生的题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冰心纪念馆”“百年冰心”,质朴淡然之意跃然其上。以大海为底色的冰心青年时期的巨幅照片与她晚年的汉白玉雕像,静静地注视着门口,注视着南来北往的后来人。 

  从步入纪念馆的那一刻起,就仿佛开启了时光之门,穿越时空,与冰心的灵魂在此邂逅,深情对话。纪念馆以时间为主线,设置了“大海的女儿”“繁星耀夜空”“春水润万物”“永远的冰心”四部分内容,九个展室,冰心的手稿、著作、照片及实物一一铺展开来,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她不同寻常的风雨人生。 

  冰心被称为“大海的女儿”。1903年到1911年,冰心跟随时任烟台海军学堂校长的父亲谢葆璋,在烟台度过了八年宝贵的童年时光。谢葆璋曾作为见习生随北洋水师前往德国接收军舰,将近一年的远洋生活,他深受西方现代思想的冲击与影响,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这对冰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养成了她高尚的人格、博大的爱心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这必将是冰心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冰心一生中,三次来过烟台,“烟台是我灵魂的故乡,我对烟台的眷恋是无限的……”。为纪念冰心与烟台深厚的历史情缘,保护好、传承好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无形财富,烟台市文化部门精心打造了这座冰心纪念馆。放眼全国,1992年冰心研究会在福建福州成立,1997年冰心文学馆在福建长乐落成,2008年冰心纪念馆在烟台正式对外开放,不得不说烟台是幸运的,无愧于冰心的“灵魂上的故乡”。对话至此,便解了我的第一个惑。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管这个灵魂是卑微还是伟大,其命运总是同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五四”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冰心的一生,她以“冰心”之姿初涉文坛便“笔落惊风雨”,从此“弃医从文”转攻文学。卢沟桥事件及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她被迫举家南迁,离开了教书育人的燕南园。她先后到达昆明、呈贡、重庆,开启了将近十年的文化救亡、参与妇女社会工作的生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彼时身在东京的冰心夫妇闻听,欢欣鼓舞。在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毅然选择回归故土。冰心的文学思想、创作生涯,在重回祖国的那一刻也获得了新生。1956年7月,经雷洁琼、陈蕙介绍,冰心、吴文藻夫妇同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那颗在“五四”精神感召下,萌芽的寻求新世界的种子,此刻拥有了更广袤的生长天地,我的第二个疑惑也迎刃而解。 

  归国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又何尝不是反哺之时呢?她积极投身于我国的文学交流与发展事业,始终坚守妇女儿童权益阵地,关心教育,关心未来,更是陆续写出了《万般皆上品……》《我请求》《我感谢》等醒世名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在纪念馆内的一处,一面洁白的墙面上镶嵌着冰心的手书体“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赤诚的红色,引人驻足。这份爱,是她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对人世的呼唤,又何尝不是对自我最好的诠释呢?这份爱的笃定,这种信念的坚定,浸润着每一个后来人。 

  漫步在纪念馆的展厅中,你的内心会是安宁和丰盈的。读着那有温度、有哲思的词句,我们的心灵再次得到洗礼和滋养。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的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就像那盏小橘灯,象征着蕴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象征着光明,这生命中的一抹亮光,激励着每一位吾辈青年,踏着先辈们的足迹,以赤子之心拥抱祖国,接续奋斗。 

  纪念馆东南角外,有一尊冰心老人的坐姿雕像安详地沐浴在阳光里,深情地望向远方,塔山的塔尖也能看得真真切切,四周玫瑰花香袭人。她的心,也许从未离开这片海。她眼里充满了爱,带着无限眷恋,微笑注视着她的第二故乡。 

  (作者系民进潍坊市寒亭区支部会员) 

作者:郭明
责任编辑: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