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义霞:跨越时代的脊梁
——《大国脊梁:砥砺奋进路上的榜样》读后感
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星辰,在浩瀚的长空里熠熠生辉;他们的成就如永恒的丰碑,在历史的大潮中巍然耸立。他们是航程中的灯塔,他们是征途上的薪火,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先锋。正是有了他们的信仰与坚守,才铸就起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大国脊梁。
翻开《大国脊梁:砥砺奋进路上的榜样》这本书,仿佛打开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一帧帧饱满立体的历史影像,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彰显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这是一组英雄的群像,每一位奋斗者的足迹,都在时代发展的征程中写下踏石留痕的精彩篇章,让人们心中升起无限的敬仰。
被毛主席称赞为“火箭王”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无数震惊中外的奇迹。他在祖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排除万难辗转回国,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奉献终生。他抛妻舍子一次次“失踪”,在大西北的漫天黄沙中、炎炎烈日下,醉心科研不问归途。当第一朵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璀璨绽放,这象征着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花,盛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头,它犹如一道坚实的屏障,护佑着人民的安定、国家的和平。胸怀“国之大者”,不负“民之所望”,正是有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中华民族千年航天梦一朝成真。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到“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中国航天事业向着无垠星空昂首挺进,浩瀚天穹一次次刻下中国坐标,每一处坐标的背后都镌刻着一代代航天人勇于探索、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精神谱系,充分展现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张富清,半生深藏功与名。战火纷飞的年代火线入党,九死一生、战功赫赫,就是这样一位非凡的战斗英雄、时代楷模,却隐姓埋名半个多世纪。锁在木箱里的军功章和证书,大山深处的清贫与坚守,悄然诉说着老人卓越的功勋和扎根基层的无私奉献。硝烟散去,英雄退隐,在部队,保家卫国奋不顾身,到地方,为民造福一生清廉。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不负使命、不改本色,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再简陋的居所、再破旧的衣衫、再谦逊的述说,也遮挡不住他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精神力量和动人光辉。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执着的坚守,这是对党的绝对忠诚,是对人民的赤子情怀。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形象,一串串坚实稳健的足迹,在时间的长河里交相辉映,映衬出跨越时代的精神光芒。“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历经190次失败,用青蒿素点亮生命之光,诠释了超越国界的医者仁心。敦煌女儿樊锦诗,从青春到白发,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半个世纪的风沙,吹出的是西北大漠不变的坚守。还有为推进国民脱盲、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勇于建言恢复高考、改变了多少代人乃至国家命运的査全性……砥砺奋进路上的榜样,每一位身上都闪耀着跨越时代的精神光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爱国,何为奉献,何为忠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无怨无悔。”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位推动社会发展的巨人背后,都凝结着智慧、坚定、执着及忘却小我、甘于奉献的崇高信仰和不竭动力。他们是跨越时代的脊梁,扎根在大地,一心为人民。他们甘愿以生命为薪柴点燃国家前行的火炬,他们将个人追求与国家需求融为一体的无我精神,托举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阅读《大国脊梁》,不仅是为了仰望星空,更是为了汲取力量。循着榜样的足迹,用矢志不渝的信念、滴水穿石的坚持、锐意进取的奋斗,肩负起自身责任,争做时代标杆,撑起新时代的国家脊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平凡的你我皆能在自身岗位上挺起精神脊梁,深耕笃行、踔厉奋发,大国巨轮的航程便获得了不竭动力——那正是由亿万微光汇聚成的永恒灯塔,在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
(作者系民进沧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