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阚丽君:上半场文艺,下半场公益

发布时间: 2022-09-06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字体:

  阚丽君简介:黑龙江省政协常委,第十、十一、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国家一级节目主持人。

  稍年长的人对阚丽君并不陌生。1980年至2014年的30多年里,阚丽君的身影一直活跃在舞台。舞台上的美丽、睿智和优雅的形象,让她成为一个时代里的一项标志。

  向往艺术的孩子们,对“阚妈妈”更熟悉。2014年起,阚丽君全职从事公益事业。出任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后,她渐渐淡出台前,把全部心力倾注到培养祖国下一代人上。

  阚丽君的人生,与其所热爱的舞台一样,有着“文艺”和“公益”前后两个半场。前半场的她,在舞台上大胆创新,将美好奉献给亿万观众;后半场的她,在公益路上持续播撒种子,用文艺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天下谁人不识“君”

  1980年的中秋节,一场相当“出格”的报幕,让阚丽君一夜成名。

  当晚,坐满1.8万名观众的首都体育馆内,阚丽君身着一袭白色长纱裙现身“新星音乐会”。作为活动的报幕员之一,上台后的她并未采用“下一首歌曲是什么,表演者某某某,演出到此结束”三句业内惯用的报幕词,而是对其进行了创新,开场时先添加了“亲爱的朋友”“大家好”“再见”等具有亲和力的礼仪用语,随后又在报幕时加入“这个舞蹈表现的内容是……”“这首歌唱出了……”等串联介绍节目内容。

  “小改变”换来“大不同”。更为感性的报幕方式让当年的观众耳目一新。这些现如今司空见惯的主持方式,在当年却让很多人不敢想象。“那个年代里,男人在马路上多看女人两眼都会被当成流氓。‘亲爱的’这个词,在当时听来就是不可思议。”

  初出茅庐的阚丽君就这样大胆说了出来。40多年前的那场音乐会,唱红了《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不仅震撼了彼时的中国流行音乐界,催生了“主持人”这一新名词出现,也成就了她。

  舞台越来越大,阚丽君的路也越走越宽广。1979年,阚丽君迎来一个到南方演出的机会,一去就是3个月。“那段时光让我的人生有了重大转变。”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她便苦思冥想如何用一些新办法把台站好,主动向当地人学习方言,然后巧妙运用学到的方言进行开场。南北交融的文化淬炼,也让她个人修养和专业水平飞速提升。此后,阚丽君连续3年主持央视春晚,先后参与主持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她还尝试做了电视栏目的制片人和电视主持人,积极拓展唱歌和拍戏等此前从未涉足的领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背后纵有其天赋使然,更需要阚丽君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儿时的她便对艺术有着颇高的兴趣,唱歌、跳舞、表演、绘画……“我来自音乐之城,从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并使我受益终身。”在她回忆中,儿时就读的哈尔滨市江沿小学非常重视艺术教育,那时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早早去到舞蹈队排练室,在镜子前锻炼形体和专业能力。

  先有了重艺术的“肥沃土”,再培养出搞艺术的“好苗子”。早年的亲身经历,让阚丽君深知艺术环境的重要性和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艺术是心灵的对话,是人生启蒙的最优路径,优秀的艺术教育就像阳光一样,沐浴着小树苗茁壮成长。”

  作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履职期间,阚丽君积极踊跃建言,为妇女儿童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声。她的委员履职作业中,多次强调加强儿童美誉教育与和谐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社会关注点多在孩子的吃穿和救济上,对美育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

  “现在社会上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多或少会导致教育方面比较松懈。”在2017年的北京市两会访谈间,委员阚丽君直言,基金会的救助观念应该及时转向,要更加注重思想扶持和文化艺术教育扶持。她呼吁,通过举办一些相关活动,让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多重视家庭教育问题,从而帮助少年儿童养成好的习惯。

  对于成年人的物质救助可以立竿见影之效,教育孩子则是长久大计。在阚丽君看来,孩子的美育教育不能一蹴而就。“现在只管踏实去做,等到20年、30年后,你便能看到做这件事的意义。”

  “公益活动始于少年。”阚丽君想做的事有很多:比如呼吁在中小学成立社会责任课,通过“致敬英雄”等活动提高孩子的美育质量和水平……不过,在她的人生追求中,多上一个项目,只是公益道路上的“治标”之术;让更多人理解、赞成并支持公益,才是“治本”之道。

  她一直在通过团队的努力,向社会正名一件事:我们——为什么要做公益。

  “打破昨天的阚丽君”

  2016年的北京,曾被一则公益广告“刷城”。当年的公交车、地铁站、飞机场等区域,随处可见印有“咱家娃好,才是真的好”的广告牌,简洁大气的背板上,仅由9个大字和阚丽君的照片组成。

  这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在社会宣传进行的一次大胆试水。新任会长阚丽君彼时接手基金会刚满两年。

  习惯了“站在台前”的阚丽君,怎么把孩子们“推到台前”?这些年,阚丽君不断将艺术与公益默契融合,把那个在舞台上无所不能的自己留在了过去。公益,开始成了她的新主题。

  “以前作为艺人,我更注重自己。现在在各个场合,我会有意识地关注他人,想到他人。”从知名艺人到公益新兵,在人生的高峰勇敢归零,重新出发,阚丽君付出的是勇气,收获的是新生。

  公益不仅治愈幼小、抚平伤痛,同样也治愈着我们每一个人。“做公益,能给人一种心到佛知的快乐。”一贯对自己严苛的阚丽君,在孩子面前却十分柔软。阚丽君欣慰地回忆起第一次接触孩子们的场景——

  某次到北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慰问,她和同事们一下车就被孩子们围了起来。“小手抓着我,就像孩子抓着妈妈一样。虽然有的孩子身体有残缺,但我相信,通过艺术培养能让他们心灵上丰富完整,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未来一样可以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在她带领下,基金会从习惯培养、性格定向到人格塑造全阶段,给予孩子浸润式艺术教育。她说,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能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可鲜有人知,这位“掌门人”是临危受命的。当年,即将退休的老会长一度举荐阚丽君从事公益事业。接手基金会,意味着阚丽君要放弃几十年的演艺事业。“早些年我对公益的理解没有现在深刻,于是多次婉拒了。”

  转机源于一次求助。“当年老会长联系我,说基金会的账上需要一笔资金,我把家里的房产证做了抵押,等约定的时间到了,老领导却没如期来取。后来得知,他突发疾病去世了。”对阚丽君来说,老会长的去世,让他的心愿变成了临终遗嘱,善良的阚丽君不忍再拒绝。

  本来就没什么“家底”,缺失“会长”的基金会顿时像一盘散沙。危急时刻,阚丽君毅然摒弃掉内心迟疑,放下原有事业后走马上任。

  刚一接手,阚丽君差点儿就坚持不下去了。“当时没钱也没人,甚至办公场所都要临时租。”为人感性的阚丽君心里也有股子倔劲。那段时间,她一边“清理整顿、完善构架”,一边“放下姿态,张口求人”。并对一些合作机构和职务的去留,划出了一条红线。但外人眼里,她还是如常那般自信,见人便笑。

  儿时,在国营厂工作的父亲时常告诫阚丽君“公家为大”,这也在她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对公益事业敬畏的种子。“一旦接手了基金会,就是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了,慢慢学会了打破昨天的阚丽君。”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从明星到公益人,阚丽君角色转变得十分迅速。从彼时商家主动邀她参加演出,到如今求着商家来支持公益活动。阚丽君适应了最初的茫然无措和失落后,决心俯身做一名公益新兵。赞助商没时间,她就一直等,一次不成功就来两次……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家河北企业与基金会共同设立了爱心助学公益项目,危机解除,基金会也终于驶向正轨。

  “现在我每日三省吾身。”阚丽君坦言对目前所做的工作并不满意。她总念叨,“如果我有过做企业的经验,或者从事过管理工作,一定能把基金会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基金会的会长,阚丽君不再只是对自己管理,还要对一个机构的运转、几十位人员的工作、千千万万个孩子们的梦想负责。“想踏踏实实帮助更多热爱艺术的孩子们实现梦想,这项事业的价值越来越巨大、意义也越来越重大了。”

  公益和履职,被阚丽君视为人生后半场的“两驾马车”。在她看来,通过公益可探寻毕生的理想追求;而履职,将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献言建策,唤醒和带动各界爱心人士对公益事业的支持,让她有机会与各界人士沟通对话,反哺公益。

  她说,公益之路是一条越走越亮堂的路,每一个行动都像是在造一座灯塔,灯越多,路自然就越明。

  说“培养”话“土壤”

  对于阚丽君来说,当年迟疑接手基金会,原因是对公益的敬畏,担心做不好,现在全身心扑在了基金会上,虽然多了对公益事业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可还是担心做不好。

  阚丽君提倡要用艺术的形式来做公益,实现艺术和公益的有效共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公益之路,走起来的确不容易。“其实,公益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俱来就有的基因,比如某个人突发疾病遇到紧急救助,中国人一定是一呼百应,可文化艺术教育并非如此。”阚丽君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艺术教育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育人工程,往小了说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往大了讲是一个国家对外形象的体现。“这是二三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效的事,可总要有人去呼吁去做吧!”

  现在的阚丽君,经常调侃自己的名字应叫“阚求人”。每天,早晨睁开眼想到的就是基金会:如何让社会更加关注儿童艺术教育?怎样才能募集到充足的资金?“只要醒了,这些问题就自动蹦出来。”

  用阚丽君的话说,每天要到处“化缘”。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阚丽君,面对公益事业却也不免会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壬寅虎年大年初二,“艺教工程”公益项目《虎娃虎妞贺新春·2022少儿春节特别节目》如期播出。从舞美到灯光,由排练到演出,阚丽君都亲力亲为。除了忙和累,出资方又出了问题。“因疫情原因,广告商不能来参加。之前也没有签订合同,导致最后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支持。”

  阚丽君说,这一问题在业内并不少见。进入执行阶段的预算无法随意改变,如果出资方突然“撤资”,意味着慈善组织只能重新寻找捐赠人或自己垫资补足资金缺口。“赞助企业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可能临时改变了主意,只能说句抱歉,我们做公益的又不能强制别人执行。”

  好在,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主角都是孩子们,通过丰富的节目,绚丽的舞台,可能成为伴随他们一生荣耀的时刻。90分钟的时间尽情展示了自我,心灵深处萌生的爱国、爱党情感也得以释放。参与这场演出,或许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作为民进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阚丽君多次提交有关脱贫攻坚、乡村儿童艺术教育、建议政府重视发挥在京优秀家乡人才的作用等提案,并获优秀提案奖。

  “救济只能救助一时,做公益必须着眼长远。”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新成立了社会责任局。这让阚丽君兴奋不已。她认为,社会责任与艺术教育更有着密切联系。“倘若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学会承担社会责任,10年之后,社会一定会有更可喜的变化。”

  什么是公益?古语有云:“日行一善。”教导人们要有一颗向善之心,每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在阚丽君看来,只要持续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公益“种子”,一年一年地种,一颗一颗地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就能携爱前行,中华大地上的公益之树必将更常青、公益之路必将更长远。

作者: 付振强
责任编辑: 刘晓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