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读书,只有人才能享受的乐趣

——读斋藤孝《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3-16
【字体:

  准确地说,这本书不是关于阅读的经典名著,而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关于阅读的畅销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它告诉我们,有些地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到达的;有些风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看见的;有些乐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的。

  这本书的作者斋藤孝是明治大学教授、也是一位毕业于东京大学的畅销书作家。他曾经获得过日本新潮艺术奖、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被誉为日本读书界“奥斯卡”级的“阅读大神”。斋藤孝出版过许多超级畅销书,如《经典的魅力》《高情商表达》《开口就能说重点》《超级聊天术》《如何有效提问》等,作品累计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

  本书中文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全书共7章,概括起来,这本书重点讲了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做“读者”,不做“消费者”

  斋藤孝开宗明义指出:读书始终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读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考力、丰富想象力,在我们陷入茫然无措的时候,还能够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读书对于塑造完美的自我,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创造人生的价值,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斋藤孝认为,我们人类属于“HOMO SAPIENS=智人”。智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是“能够与大众共享知识并将知识传递给后世智人”。他举例说,如果人类仅仅是与家人、朋友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那么这些事情是猴子与狗等也能够做到的事情,甚至连蚂蚁也可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他们“虽然不是发出声音的沟通,却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沟通”。但是,只有人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智者,把他们的经验、思想和智慧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通过书籍保存下来,使得后人能够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知识和智慧。

  针对网络时代为什么还要读书的问题,斋藤孝指出,使用互联网在线浏览的时候,我们常常不能够耐心地专注于某个内容,而且总是在快速地看完之后又跳转到其他内容,“我们往往被更有趣的、更吸引眼球的内容所诱惑”。

  作者引用一份研究报告的成果,2015年,微软公司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现代人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仅有8秒,而2000年的调查数据是12秒。说明现代人的专注力在逐渐下降。

  所以,斋藤孝认为,当我们在访问某个网站浏览文章的时候,是无法真正地积累知识的。“即使阅读的当时可能有所领悟,但转瞬之间又忘得一干二净。”

  他用“体验”来形容读书。“当我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书中登场的人物来阅读时,我们大脑的活动状态和实际体验时的脑活动状态非常接近。”作为读者,我们正是因为体验过痛苦与悲伤,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虽然一个人的体验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获得模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升华人生,深入了解人性、丰富想象力、提升人格魅力。”所以,越是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最盛行的时代,越是需要我们重新面向书籍,开启真正的阅读之旅。

  应该读什么书?——挑战有难度的经典

  读什么书,与读书的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斋藤孝认为,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获取信息,二是为了提升人格。前者如了解什么是“重力波”、什么是“元宇宙”等相关的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后者为了提升人格而读书,和单纯的为了获取信息有所不同,除了关注书中的信息之外,更要关注到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从中受到启发和思考,完善我们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与这两个目的相关,斋藤孝在书中推荐了五个书目:

  一是“提升思维能力的经典著作10选”。其中包括笛卡尔的《方法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导论》、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世阿弥的《风姿花传》、尼采的《瞧!这个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柏拉图的《会饮篇》、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内田树的《睡前学学结构主义》和卡尔曼的《思考,快与慢》。

  二是“可以掌握当今社会所需的知识点的经典著作10选”。其中包括大卫·伯登尼斯的《E=mc2》、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村三齐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清水正之的《日本思想全史》、白川静的《常用字解》、阿伊努民族博物馆主编的《阿伊努文化的基础知识》、丸山俊一等的《欲望的民主主义》、榊原英资等的《资本主义的终结,在那之后的世界》、乔姆斯基的《人类的未来》和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等。

  三是“可以感悟奇妙人生的角度著作4选”。其中包括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夏目漱石的《心》和中勘助的《银汤匙》。

  四是“指引人生的经典著作6选”。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讲谈社编辑的《东京奥运会》、茨木典子的《读懂诗的意境》和松村雄二的《辞世歌》等。

  五是“挑战不朽经典著作10选”。其中包括紫式部的《谨译源氏物语》、下村湖人的《论语物语》、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蔡志忠的《漫画老庄3000年的智慧》、三浦佑之译注的《口语译古事记》、阿刀田高的《了解过旧约圣经吗?》、赫利格尔的《弓与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兼好法师的《徒然草》和马丁·路德·金的《迈向自由的一大步》等。

  斋藤孝推荐的书总体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书籍。即使是当今社会的热门畅销书,也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著作。我们不妨看一下提升思维能力的前三本著作:法国思想家勒内·笛卡尔的《方法论》、奥地利思想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导论》、日本宫本武藏的《五轮书》,这三本书都有中文版。

  斋藤孝主张要读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书籍是有道理的,他比喻说,“如果一直只吃软糯的东西的话,下巴的咀嚼力就会退化。”他告诉读者,“啃难啃的书才是最值得推荐的”,遇到困难不要放弃,不懂就查工具书,就做思维导图,整理出主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图,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就能够读懂,坚持到最后就能够形成自信。

  怎么读书?——沉浸式阅读与批判性阅读

  这本书最出彩的部分是关于阅读的方法,斋藤孝不仅就上述五种类型的书籍如何阅读进行了具体论述,而且就一般的阅读方法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指导。

  一是“广而深”读书法。斋藤孝认为,读书需要有一定的广度,没有一定的广度是不可能达到深度的,在深度的要素之中本身就含有许多“关联”。如果只对某个知识了解得很深,如果这个知识没有形成互相的关联和拓展,那么只能算是一个“点”,只有许多不同的“点”相连起来,才能形成“面”。比如,对于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家,斋藤孝建议可以针对此人的作品进行一个“作者之月”的阅读活动——也就是在一个月内一直“追”这位作者的作品,读完这位作家的作品之后,再进行第二个“作者之月”,深入理解另外一位作家的思路和观点,这样就能够避免那种“广而浅”的阅读。

  如果想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一般可以连续读5本这个问题的著作。这样的阅读方法就像涂漆一样,一层一层地丰富叠加,“一开始涂抹时不用太介意,差不多就好,反复涂抹的过程中,涂层自然会变厚的”。用这样的“涂漆”的方式,不断积累知识,最终就可以成为“学识广博”的人。

  二是带着感情读书法。斋藤孝认为,不管是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如果只是作为获取信息来读,是很难深入思考的。“能进行深入思考,说明你是带着感情品味的。”所以,阅读是需要动脑、动心结合的,有思考力的人是经常带着感情阅读的。他列举了著名的发酵学者小泉武夫和生物学家法布尔的故事。小泉武夫是对发酵喜爱到不可自拔的人,他的心一直被“发酵”牵动着,阅读了大量关于发酵食品和微生物的著作。法布尔也是一位带着感动去发现“多彩的昆虫世界”的学者。

  三是写读后感读书法。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中国古代读书法的重要原则,斋藤孝对此也是心领神会。只要拿起笔做笔记,就有助于我们对书的内容进行思考。与朋友“对话”也是读后感的延伸,读完之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心得与朋友讨论交流,可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于所读书籍的理解。他建议,如果找不到交流者,不妨可以去阅读相关的书评文章。

  四是写广告语读书法。斋藤孝说,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写读后感,觉得如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那就不妨尝试为自己读过的书写一篇广告语,给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写一篇推荐文章,让他们产生“我想读”的想法。当然,写广告语也要考虑这本书应该推荐给什么样的人,推荐的理由是什么,读了这本书有哪些改变等,可以“因此衍生出更多的内容,更有利于深入思考”。

  五是选择亮点读书法。斋藤孝指出,有时候,读一些书会感到枯燥无味,这个时候,不妨采取“选择书中3个喜欢的章节”的方法,在找到相关亮点的时候,用红笔或者蓝笔把相关内容圈起来,这样不仅会凸显文章的魅力,也会让寻找的阅读过程变得很愉快。

  六是推测引读读书法。“下一章的内容应该是这样的,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会不会有这样的进展呢,像这样就行预测思考。这样的话会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斋藤孝指出,许多经典作品往往会有出乎意料之外,超乎人的想象的内容,读者做的“推测”往往很难与原作者一致,这样就会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七是放声朗读读书法。放声朗读能够切身体会到那些充满魅力的语言的魔力,“不单是从字面,而是全身心地享受书中世界的感觉。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去阅读,有时也能理解默读时一时抓不住的心情和字里行间的意义。”同时,放声朗读会让我们体会到通过自己的身体听到了伟大的作者的声音的感觉,仿佛作者来到了眼前,面对自己交流。

  八是“沉浸式阅读”与“批判性阅读”。斋藤孝认为,阅读既需要“沉浸式”,也需要“批判性”。所谓“沉浸式”阅读,就是要让自己完全沉浸到书籍的世界中去,设身处地地融入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对于加深思考是有益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阅读,“就像从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看的感觉”。掌握这样的平衡,就可以做到“一面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一面进行批判性阅读了。”

  读书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读者也有不同的读法。只要真正热爱阅读,每个人都会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法,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

作者: 朱永新
责任编辑: 刘晓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