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一生的坚守

——读《何炳麟传》

发布时间:2023-05-05
来源:中国新闻
【字体:

  在湖南民进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在他逝去半个多世纪以后,仍被学校的师生们恭称为“校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考察他的学校后,评价他是一个“好校长”;毛泽东尊称他一声“何老师”,并称赞他是“国家的财富”。他就是岳云中学创建者,现代教育家,湖南民进主要创始人之一——何炳麟。

  了解何炳麟先生,要从岳云中学六迁校址开始讲起。禀持着“欲兴国邦,必兴科学;欲兴科学,必先培育人才”的理想,1909年,何炳麟与15位友人一道捐资创办了岳云中学的前身——南路公学堂,开始了艰辛的办学之路。该校曾六易校址,直到1946年才定址南岳紫云峰下。这37年中,岳云中学历经军阀混战、日寇蹂躏,数易其址,几度毁建。办学期间,何炳麟开设了免费生制度,然而学校经费捉襟见肘,他贡献了自己优惠的薪资,舍弃了归国早期的优裕生活,后来还典当变卖祖产、夫人的嫁妆,甚至自己身上用来御寒的皮袄。只因有何炳麟的坚持,才让岳云享有“北有南开,南有岳云”的盛誉。

  理解何炳麟先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次思想变化。一次因他的侄子何孟雄,一次因中国民主促进会。

  1931年2月9日,当何炳麟从报纸上看到中共党员何孟雄被处决的消息时,两行热泪奔涌而出。短短两个月,学生杨开慧、潘心元,侄子何孟雄先后牺牲,这些年轻的生命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何炳麟一个人待在书房,开始重新审视何孟雄。他从何孟雄那里开始接触共产党,开始理解共产党人的追求。

  时间到了1957年,当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杨东莼和湖南省委领导找到何炳麟,希望他加入民进。经过认真的思考,时年81岁高龄的何炳麟作出了选择:我听从党的号召,加入民进。我希望为民主进步事业做贡献,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贡献。自此,他积极奔走,发展会员,健全组织,深入调研,参议国是。何炳麟迎来了他人生新的起点,从学校的讲台逐步走上政治的舞台。

  传承何炳麟精神,就必须记住他常说的那句话:“我一生中就办了两件事,一是长期办岳云中学,培育人才;二是从事民进工作,参议国家大事。(这两件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得到发展和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决不能离开党的领导,要立会为公。”

  (作者系民进株洲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作者:宋鸥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