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张岩:“用餐”可以是绝佳的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 2023-05-31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字体:

  吃饭是人人日日重复的必须与日常,仔细想来,也必然是意义非凡的功课与严肃命题。平心而论,我们的孩子学会吃饭了吗?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会孩子好好吃饭了吗?曾经看过一段视频:画面上是某国一所学校的小学生在学校午餐的8分钟视频,镜头中学校生活画面自然、朴素、温暖,但却震撼人心,让人深思:

  学校午餐的全员全程劳动,蕴含着十分丰富、真切可感的教育契机。亲身体验户外种植乐趣,了解从食材到食物的一道道加工过程,让孩子们由衷亲近和敬畏盘中菜饭,这都是土地与自然的馈赠;铺上桌布,排队取餐,安静进食,让一顿平凡的午餐拥有了秩序和仪式美感;对所有服务人员说声谢谢,表达了对他人劳动和付出的珍重;雷打不动地饭前洗手,戴口罩、戴发套取餐、发餐,饭后刷牙,培养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取餐、送餐、公布餐食信息、餐后打扫,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正是强化集体观念的实践;不嫌麻烦地拆洗用过的牛奶盒,整齐码放,分类回收,是对保护资源环境之基本国策的认真践行;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方式分配剩余食物,体现了儿童世界人际关系的民主、公平和正义法则。总之,以吃饭为载体的教育,能够有力激发出德智体美劳的全人教育活力,能够彰显出人类基本美德和高尚的价值情操的光芒。

  2019年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共同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堪称我国“史上最严格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规定。《规定》最引人关注的是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陪餐制度将有助于推动学校领导更加重视学校食品质量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学生用餐安全与营养健康。

  笔者思考:我们在为学生提供安全、营养均衡的餐食同时,能否尽力让每一餐都能更好地发挥食育的作用,特别是在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们被课程表排得满满的学校生活中,能舍得给午饭留多少时间?老师们又是否为饭食时间加持了教化的力量?饭来张口,孩子们草草吞食了他人劳动的成果,却少有机会体会到他人为此付出的艰辛,一次又一次地错失了品味劳动之美、劳动之趣和劳动之情的机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需要融入和落实于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人人、必须、点滴和日常。

  食育,是一种基于食物的教育方式,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饮食教育,二是通过饮食开展教育。所以,食育不单单是基于食物的营养教育,它还可以是技能教育,生活教育。

  因此食育被认为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书本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有些教育目标的实现,如道德的培育、意志的锻炼、习惯的养成、技能的掌握、美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塑造,不能仅仅靠纸上谈兵,口中说教,而是必须亲身实践和切身体会。既然很多学生天天都在学校吃午饭,甚至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为什么不能把饭食时间营造为第二课堂呢?须知学校生活时时处处皆是教育,在这片圣土上,吃饭应远不止果腹之用。

  回想自己小时候,20世纪80年代,学校条件差,但也天然创造了许多劳动的机会。我有整整5年的时间,每天早早起床,在黎明前的暗黑中风雨无阻地走到学校,用胸前引以为豪的班级钥匙打开教室的铁锁,迎接老师同学的到来。隆冬时节,更要早起到校,把废纸、树枝和碎煤块儿一丝不苟地装填在教室中央的铁炉中,“呲”的一声划着火柴,一簇小小的橘红的火苗在缕缕浓烟中逐渐升腾成熊熊烈焰。炉火烧红时,同学们陆续来到教室,温暖一下子热情拥抱了他们,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学生时代的劳动体验铸就了我一生进取的座右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仍然保持着劳动的习惯,无论是家里还是单位,走到哪里干到哪里。我相信,洗衣做饭刷洗洒扫是人的本分,爱干活会干活的人不一定会有大出息、大作为,但至少能自食自力、不给他人添麻烦。

  在吃饭越来越不成问题的今天,不要忘了,我们的前辈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既是难以忘怀的吃不饱的岁月,更是在艰苦磨难中拼搏进取的岁月。在劳动的青春之歌中,一代共和国的脊梁锤炼人生,扎根生活,体察民情,体味天下疾苦,与劳动人民建立起血肉联系和深厚感情,也铸就了艰苦奋斗报效家国的远大志向。没有这段岁月的磨砺,就不会有人之成长和国之担当。这也就是今天仍要牢记“奋斗人生”的根由。

  很难相信,一个不会做饭,从不做饭,饭来张口,吃相狼狈,饭后甩袖而去,满桌杯盘狼藉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之人。

  我近乎固执地认为,一个用心做饭、专心吃饭的人,会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妈妈,也会是一个好公民。这样的人,一定会珍惜物力,遵守秩序,勤劳奉献,拥有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珍重幸福的健全人格。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给孩子们好好讲讲吃饭的道理和规矩,让他们从每日的餐桌上持续修炼为人的核心素养吧。不要在吃饭这件大事上,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记忆中,儿时的温暖与妈妈喊我们吃饭相伴,孩子学会吃饭则是终身受用的必修课。

  (作者系吉林省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吉林省委会副主委,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主任、教授。)

作者: 张岩
责任编辑: 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