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耘为儿欢
——民进江苏省宿迁市委会为高质量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言献策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度”,也需要“温度”。2021年底,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促进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传统农业四季生产的规律。2022年,民进江苏省宿迁市委会的会员们也像田间地头耕种的农人一样遵循着这个规律,他们播种的是调研课题,收获的是小朋友们的笑颜。
春耕:“选种育苗”
“1米高度看城市?这个提法很新颖呀。”
“这个课题好!关系着千家万户。”
“儿童友好理念将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
……
2022年初,在民进宿迁市委会“春耕”议政会上,市政协委员、民进宿迁市委会工作人员陈钊阐述了“1米高度看城市”建设儿童友好试点城市的思考,想法一经提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这个课题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宿迁市如果成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将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通过陈钊的介绍,与会成员了解到,到2025年,我国预计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
会上,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将“调研和促进宿迁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2022年度宿迁民进界别政协委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夏耘:“广撒网,多敛鱼”
每个人都是孩子成长的“环境”,调研对象没有领域限制。调研组决定:广撒网,多敛鱼。
夏初,民进宿迁市委会调研组成员们便着手围绕选题开展调研考察。大家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团结协作,通过成立由民进宿迁市委会委员为组长,专家、业务能手等会员为成员的调研小组,进行搜集资料,采取典型取证、专家论证等形式开展调研。
“参加调研的民进会员分别来自住建局、自规局、统计局、教育局、城管局、卫生局等多个部门,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宿迁市妇联、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同志作为此课题调研的咨询专家。”调研组成员告诉记者。
随后,7月中旬,民进宿迁市委会以线上的形式举办了“夏种”议政会,经宿迁民进界别召集人及政协委员商讨,正式确定了调研队伍,并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
民进宿迁市委会副主委董振班介绍,此次调研采取“分众调研+集中调研+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每个调研组成员提前调研各自领域内儿童友好城市的开展情况,然后通过集中调研再去发现问题,最后具体讨论可行有效的办法。”民进宿迁市委会委员胡敏友进一步介绍。
在一次调研的过程中,宿迁市妇联办公室主任卜臻对调研组成员说:“这个事情你们关注得比我们还早,当你们第一次咨询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才开始计划初步方案报告。”
秋收:“瓜熟蒂落”
公共空间里有没有可供小朋友休息的安全设施?社区有没有关怀儿童健康发展的常设机制?社会保障层面有没有向困难儿童倾斜的服务?教育机构及从业人员有没有经过儿童关怀的相关培训?……说起儿童友好,看似很好理解,实际却涉及了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理念行为的方方面面。
“儿童友好城市首先是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我们理念不能落后,设计要跟上。” 民进宿迁市直机关总支主委杨兆芳表示,特别是新建小区、新建公园最好建有儿童元素,这座城市不仅是大人的城市,也是小朋友的城市。
民进宿迁市洋河新区总支主委高书香说,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人的事情,这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全体市民都应该重视起来,要加大宣传力度。
调研过程中,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结合宿迁的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民进宿迁市委会便从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理念、规划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着手撰写了《规划优先完善机制 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议提出,要抓好顶层设计,汲取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先进工作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顶层设计,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系统搭建创建框架,围绕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政策友好等,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我们相信,这个提案不仅是一份掷地有声的调研报告,一条真知灼见的对策建议,高质量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更是宿迁民进全体会员共同的心愿。”董振班说。
7月13日,得到消息的卜臻,马不停蹄来到民进宿迁市委会机关。“好消息!你们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用了,由市长亲自分管,并要求我们市妇联牵头做好回复。”
日前,卜臻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宿迁妇联已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体育局等11个单位发布并实施2023年首批儿童友好10件实事。
“这个滑滑梯太好玩了!”“这边沙坑太大了吧!”“我可以在这里玩一整天!”……如今,苏宿工业园区一处童趣园内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为打造温馨有爱的儿童友好城市,宿迁市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服务供给、加强宣传倡导,坚持“1米高度看城市”,全域一体推进,全力构建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五大发展体系,创新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宿迁路径”。截至发稿前,全市已启动3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