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科学教育离不开实验

发布时间:2024-03-05
来源:封面新闻
【字体:

  “科学教育一定是离不开实验的。”当物理老师的时候,倪闽景就在学校开设自主物理实验室。他还让同学们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篮球在不同场地上弹跳的数据,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探究学校篮球场地的质量……在他看来,除了课堂,“生活中也充满了科学教育的元素。”

上海科技馆

  通过陈设紧跟科技发展、独一无二的展品,丰富的交互体验,国家5A级科普旅游景点上海科技馆成为国内科技馆中的顶流,创造了40万人抢几千张门票的盛况。

  如何让青少年爱上科学?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教育?3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科学教育  

  给孩子创造自由探究的条件

  孩子了解世界,是通过对一个个现象的探究感知的。

  “科学的本质是实验科学,科学教育一定是离不开实验的”,作为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倪闽景非常看重给学生创造探究现象的条件,“除了一般的理化生实验室以外,学校应该建设更多科学创新实验室,供孩子们自由探究所用。”

倪闽景

  在担任物理老师时,倪闽景在学校做了一个自主物理实验室,让孩子们自己做想做的实验。在学校科技节的时候,让文科班的同学来给其他同学介绍有趣的物理实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特别重视物理演示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追求每一节课上得不一样,同样的课程内容,寻找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生活中也充满了科学教育的元素,日常所见都充满了科学问题。“我记得我曾经让孩子们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篮球在不同场地上弹跳的数据,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探究学校篮球场地的质量。还有同学用测苹果电阻的方法,来判断苹果的甜度,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过程。”

  有好的教师

  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科学教育的资源

  为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2023年底,教育部决定分三批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并于2024年2月公示了125个实验区、994所实验校名单。

  东西部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育?倪闽景建议,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一是科学教师,对农村地区的科学教师要配齐,要开展高质量的培训;二是实验室建设,这几年国家在这方面投了大量的经费,基本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关键是要用起来;三是课余的科技创新活动资源,这需要系统地整合当地资源,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来实现可行的科创活动。

  倪闽景认为,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条件是懂得科学教育的教师,有好的教师,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科学教育的资源。比如,农村地区就是最好的开展自然学习的空间,研究土壤、研究植物,观察星空,这比城市里有更大的优势。当然,科学课程总需要一些实验设施设备,是需要投入的。

  馆校合作  

  抓住科学教育的“牛鼻子”——校长

  从中学物理老师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再到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一直在和科学、教育打交道。到了上海科技馆,这个更大的科学教育平台,就有了更多的为中小学校提供科学教育的资源。今年春节,倪闽景和科普达人“水哥”一起,通过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新春特别活动《自然的样子》和孩子们一起畅谈科学。

倪闽景(资料图)

  作为一位教育出身的科技馆馆长,如何持续地推动学校与场馆的互动?倪闽景介绍了上海科技馆的馆校合作项目——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

  “科技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中小学生,但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来科技馆就会很好。因此,建立馆校合作,在科技馆内开设针对中小学生专门的项目活动就很重要,让孩子们平时就能到科技馆来现场学习。”

  倪闽景说,科创校长空间,是抓住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牛鼻子——校长,“一是让校长懂科学、懂科学教育,这个很重要;二是通过空间站活动,建立高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校长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三是逐步积累不同方向的科学家资源和不同的科学课程、科学实验套装,由学校自己按照学校的特点自己选择。”

  上海科技馆改造  

  展陈设计一半已经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国家5A级科普旅游景点上海科技馆包含了科技馆主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位于临港新城的上海天文馆。寒暑假和节假日,这几个场馆场场爆满,曾经创下40万人抢几千张票的盛况。

  一票难求的上海科技馆凭什么吸引这么多的访客?上海科技馆在打造上花了哪些心思?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科技馆如果千馆一面,访客很有可能去过一次就不去了。上海科技馆一直得到访客的热爱,会反复来,主要是上海科技馆在展陈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一方面增加互动性,一方面用艺术的方法来呈现科学原理,所有展品基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倪闽景介绍,对于展项还会不断改进调整,场馆内也会不间断地推出各种有意思的活动,从而形成了非常高品质的科技教育服务。

  从2023年起,上海科技馆开始为期两年的更新改造。面对众多粉丝的开馆期待,倪闽景回应:目前更新改造进展顺利,还处在管线、幕墙更新的阶段,科技展陈设计有一半已经进入深化设计阶段。他透露,人工智能肯定是展陈的内容,也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更好地呈现科技史与科技成果,会有一定的沉浸式科普场景。

  “科技发展很快,科技馆展陈能够让大家喜欢,难度很大,我们也会适时征询青少年朋友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高品质科技馆。”

  (倪闽景系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会副主委)

作者:张峥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