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胡仲军:议政建言当有“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4-03-06
【字体:

  “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做好参政议政工作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意识。”启程赴京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胡仲军分享了他的履职心得。作为政协委员,“家国情怀”这四个字他挂在嘴边,也放在心上。

  “为了迎接全国两会,春节期间我一点儿也没闲着,一边陪伴家人,一边加紧整理提案,抽空也总结了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胡仲军说。

  2023年,胡仲军忙碌、充实,也收获满满。“2篇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采用,1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5件提案均获得立案。”其中,《关于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提案》入选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并受邀参加全国政协专门为这个提案举办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这一份优异的履职答卷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对于胡仲军而言,“家国情怀”这四个字不只是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坛上的慷慨陈词,更是以实际行动来躬身践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心里要装着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眼里要看见群众的急难愁盼,脑子里还要思考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过去一年来,秉持着“履职为民”的家国情怀,胡仲军走访调研了不少地方。“西北到了新疆,西南去了贵州毕节,东部沿海到了福建、江苏。”

  提到调研,胡仲军也有自己的“调研经”。“要深入基层,少讲多问,倾听一线的声音,掌握第一手情况。”胡仲军说。“要争取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政协的调研活动安排周到、务实高效,能开拓视野,是学习的好机会。”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胡仲军持续关注的领域。近年来,他坚持在水资源水生态保护领域扎实调研、积极建言。在多次走访调研洪湖、沉湖、大九湖等湖北境内大小湖泊并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胡仲军发现我国湿地保护的管理体制、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够完善,现有的监测体系不足以支撑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比如,湿地定义不明确导致管理的职能权责不明晰;湿地保护管理模式单一,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市场化的办法运用不足;湿地野外生态站数量偏少、代表性不强,重点区域监测能力不足……”综合多次调研的成果,最终形成《关于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提案》,提交给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并获全国政协调研督办。

  今年,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依然是胡仲军重点关注的领域。“去年5、6月份,我带领调研组到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保护亟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今年两会,我拟提交6件个人提案,其中就有关于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建议。”胡仲军表示,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担负着“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重大使命,关乎85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加强水源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

  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胡仲军对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做好建言资政工作有着许多切身体会。“最好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政协界别优势同履行委员职责结合起来,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由‘端菜’转变为根据群众需求‘做菜’。”

  站在会场外,胡仲军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他表示,除了继续坚守水生态保护这块“老阵地”,他还将围绕工程弃渣资源化利用、中兽医药创新发展等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建言献策,用扎实的履职成果抒写自己的“家国情怀”。

作者:向莉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