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梁勇: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汇聚团结奋进的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4-03-08
来源:中国报道
【字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者和践行者。

  基于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青少年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筑基工程”。

  但梁勇强调,现阶段,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践方面,还存在符合青少年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教育资源不多,工作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单一,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融合不深等问题,有待国家有关部委加强系统谋划、密切合作、综合施策、持续推进。

  为此,梁勇建议:

  一、以理论教育厚植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发挥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和智库等作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奠定宣传教育内容基础。二是把握不同阶段青少年学习规律,共同做好理论成果阐释,切实用好中学《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明确课时要求,依托学校教育、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等组织化渠道,使青少年接受“五个认同”教育。三是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

  二、以文化浸润增进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注重从祖国大好河山、优秀文化遗产、红色革命故事、文明生活习俗等方面,挖掘提炼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城乡建设规划、校园环境设计、重大节庆活动中广泛使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二是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影视、美术、舞台艺术作品,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搭建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三是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加强视频课程等网络学习资源供给,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三、以舆论引导维护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实施“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用好博物馆、纪念馆线上展览等远程教育资源,强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青少年接触较多的新媒体平台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和故事宣讲等,广泛传播正能量。二是组织青少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短视频创作传播等活动,并通过评选表彰

  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进文化交流、深化民族团结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张洪祯 陈芷彤 通讯员 张金玉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