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全国政协青联界委员吴碧霞:关注离校未就业学生现状,提供精准就业帮扶

发布时间:2024-03-13
【字体:

全国政协青联界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时表示,全国政协积极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开展工作,针对就业问题,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交提案91件,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部门的政策选项和工作举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健全和完善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基础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实习基地、人才工作站等建设,完善‘联动培养、校企融通、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综合评价体系,破解‘唯就业率’的单一评价导向”……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言献策。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青联界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提交了《关于关注离校未就业学生现状,开展针对性帮扶的提案》,其中提到,共青团中央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离校未就业学生群体中,专心备战考研、考公的人数占比近六成;仍有求职意愿和行为,但未找到工作的占比三成半。

  如此看来,毕业后工作依然“悬而未决”的学生占比并不小。调研显示,他们中部分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超半数认为自己当前的就业需求“非常急迫”或“比较急迫”,但在毕业后受到的社会支持不足,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就业指导帮扶。这部分毕业生群体中,52.5%为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他们就业需求较为急切。与普通学生相比,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各项就业能力指标全面相对不足,乘积效应造成的差距显著,受就业的向下挤压影响,面临的就业形势比其他学生更加严峻。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学生离校后获得了来自家庭的各类帮助,来自家长的经济支持成为大部分未就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极少部分学生将朋友接济或网络借贷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这部分群体值得关注。

  为此,吴碧霞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形势政策解读和就业观念引导。动态掌握离校未就业学生的求职状态和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学生易接受的渠道让其了解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就业政策,了解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树立理性务实、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就业观。

  二是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针对其存在的具体就业困难,将就业服务落到人头,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困难家庭工作台账,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为重要工作力量,提供“一对一”社工上门、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见习机会等。

  三是增加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并向困难群体适当倾斜。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实施力度,加大中央财政牵动力度,强化地方财政配套,在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卫生医疗等方面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岗位,针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设置一定比例岗位向该困难群体倾斜,增强公益性岗位项目的兜底属性。

  四是面向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精准就业帮扶。高度关注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要健全联系和服务机制,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科学动态追踪帮扶对象状态,针对离校后求职存在的现实困难,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举措,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帮扶举措务实管用,同时在帮扶过程中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也非常理解高等艺术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们当下面临的就业压力。“文化艺术体制改革之后,现在很多文艺院团都面临岗位调整的情况。”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休会后,吴碧霞委员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说,“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原本可以进入文艺团体的优秀毕业生选择涌入高校,高校教师的岗位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

  以声乐领域为例,吴碧霞观察到很多岗位对于求职者的“硬性要求”也在提高,比如获过何种奖项、拿到怎样的学历。“艺术类院校有其特殊性,真正的好演员,未必有好文凭。比如芭蕾舞演员,可能只是中专毕业,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舞台上展现出非常好的艺术才华和成就;但如果去拿文凭,到了30多岁,舞也跳不动了。而如果只是中专学历,以后进入文艺团体,评职称就会遇到困难,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本人的就业选择。因此在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平衡上,就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吴碧霞说。

  因此她也希望在目前就业市场的评价体系中,如艺术类不同专业的特殊性需要被考量。“我很赞同职业教育,因为我个人就是从职业教育慢慢走入高等音乐教育,然后慢慢成为了行业里的一个代表,这条路在我们艺术教育中是合适的。但在培养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行业的特点来制定它的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这样更切合实际,也更人性化。”

  (吴碧霞系民进中央常委)

作者:记者 彭姝疑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