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民进前辈与儿童文学

发布时间:2024-06-17
【字体:

  教育、文化、出版一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界别,在儿童文学领域,很多民进前辈都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优质、丰富的作品和图书。郑振铎、叶圣陶、冰心、柯灵、林汉达、叶至善、叶永烈等,都曾为儿童文学的发轫、发展作出贡献。比如,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先生称赞“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柯灵编辑的《儿童时报》是中国第一份儿童报纸,叶永烈的科幻作品为无数小读者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本文历数民进前辈与儿童文学的不解之缘。

5月15日,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首届亦花园图书文创市集开幕。本次市集涵盖图书展销、阅读文化互动、文创潮玩、儿童跳蚤市场以及艺术展等多个板块。 徐婧 摄

  郑振铎创设儿童文学专栏、专刊

  1921年,郑振铎在《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增设了“儿童文学”专栏,发表文学研究会成员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

  1922年,郑振铎创办了《儿童世界》,这是我国首本儿童期刊。他不仅自己创作童话故事,翻译、改写了很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竹取物语》以及安徒生童话等,还积极动员朋友们参与创作。叶圣陶应邀写下《小白船》《傻子》《燕子》《一粒种子》等童话,周建人、谢冰心、顾颉刚、吴研因等人也参与进来,开展创作。

  同年,郑振铎在《儿童世界》开辟《图画故事》栏目,发表了《两个小猴子的冒险》《河马幼稚园》《爱美之笛》等46篇图画故事。其中《河马幼稚园》是他创作的最长的长篇童话,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叶圣陶创作童话和儿歌

  叶圣陶创作童话从为《儿童世界》写稿开始,短短半年就撰写了20余篇作品,结集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先生称赞“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改写了我国童话界“言必称丹麦”的历史。随后,叶圣陶的儿童歌剧《风浪》、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集《四三集》相继出版。

  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从孩子的心理和爱好出发,为《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编写了一百多首儿歌,如《月亮》《蜗牛看花》《蒲公英》《十个好朋友》《可爱的泥人》等,引导孩子从小学会观察。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为《高小语文课本》编写了第一课《国旗歌》,还为小学语文课本创作了儿歌《小小的船》,成为一代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上世纪50年代,他写下了《金鱼》《夹竹桃》《几种树》《祖国绿化多可爱》《我们也来修水库》等十几首儿歌。

  冰心与《寄小读者》

  1923年,冰心自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她将沿途所见和在美国留学的见闻、经历写成《寄小读者》,自1923年至1926年在《晨报》的《儿童世界》栏目中连载,1927年结集出版。这是写给儿童看的留美生活的通信集,成为当时“儿童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

  上世纪50年代,冰心还构思创作了《陶奇的暑假日记》《小橘灯》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柯灵与我国第一份儿童报纸

  1930年,柯灵在绍兴编辑《儿童时报》,这是中国第一份儿童报纸。他一人包揽了写稿、编辑、校对、修改、发行等工作,创作出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

  1931年夏,《儿童时报》改名《中国儿童时报》。正式发刊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柯灵在报纸上新开辟了抗日栏目《在今日的纪念日》,写下许多评论、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希望激发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后来,这些发表在《儿童时报》上的诗歌和童话,结集为儿童诗歌集《月亮姑娘》、儿童文学集《蝴蝶的故事》、儿童散文集《小朋友讲话》。

  林汉达与中国历史故事新编

  林汉达认为,历史知识是爱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他先后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春秋五霸》《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等许多历史故事读物,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寓教于乐,为少年儿童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开辟了一条新路。

  叶至善与儿童文学出版工作

  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叶至善被任命为社长兼总编辑。主持工作期间,他带领大家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少儿读物,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鲤鱼跳龙门》《神笔马良》《宝船》《小兵张嘎》《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等,参与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少儿科普杂志《我们爱科学》。

  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曾被其他出版社退稿,独具慧眼的叶至善识别出这块“金子”。此书经他手编辑问世后,好评如潮。我国第一套《少年百科丛书》200种和《中国历史故事集》也是他主持出版的。

  半个多世纪的编辑生涯中,叶至善编过《开明少年》《中学生》《我们爱科学》等期刊,写过《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海王星的发现》《风和雨的规律》《化学做了什么》《算数能使你聪明起来》等科普文章,创作了科学幻想小说《到人造月亮上去》《失踪的哥哥》,还撰写了《梦魇》《竖鸡蛋和别的故事》等书。

  叶永烈与《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早年即从事科普科幻创作,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整套书900多个题目,他就撰写了300个),21岁写出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的作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科学知识,为无数小读者打开了科学的大门。

  1976年,叶永烈在《少年科学》的创刊号上发表了《石油蛋白》,此后还发表了《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创作了《飞向冥王星的人》《杀人伞案件》等侦探科幻小说,影响深远。

  (作者单位系民进中央会史处)

作者:张歌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