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刘朝侠:古镇行

发布时间: 2024-06-17
【字体:

  今年4月,踏着柔和的春色,我走进右卫古镇。

  古镇属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小小的城镇,有两条古老的长街,一条南北,一条东西,交叉成十字。南北有城楼,东西有城门,城墙环抱,老屋尚存,古风俨然。

  东门进,沿街穿过早市,于镇中心十字路口北行,边走边看,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县城。

  走进一户人家,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妪迎接我们。我们送上新鲜的草莓作为见面礼。古屋门窗斑驳,沉淀着岁月的芬芳与苦涩。院里的两棵李子树已经抽芽。屋后几棵高大的榆树枝干遒劲,榆钱满树。问及榆树的年份,老人说:“比我年龄大,怕是有几百年了吧。”

  沿街看到的是百年老屋,几百年的大树,几处颓废失修的房屋,黑黢黢的木头电线杆。一处旧墙上用红漆写着“古玩”二字,“古”字画成葫芦形,稚拙有趣。

  路边有一农户在用机器为玉米脱粒,金黄色的玉米堆积如山。大家觉得新鲜,纷纷过去照相,举着玉米,感受丰收的喜悦。年长者回忆儿时用手搓玉米的往事,吃高粱米和“钢丝面”的岁月仿佛历历在目。

  和打玉米的老人攀谈,老人回顾旧日老城,说城墙巍峨,关公在上面打过仗。又说古镇原来有七十二座寺庙,都被毁弃,只剩下一座。

  北行至城楼,城楼威严,匾额上鎏金大字写着“严疆锁钥”,想见此城古代也是边塞军事要地。斜坡易行,缓步走上城墙,宽大的城墙可以跑马行车,回味老人“关公在上面打过仗”的话,想来所言不虚。

  城墙下大树或直或斜,树上鸟巢毗邻。地上小小的蒲公英举着透明的璎珞,如同孩子举着小小的旗帜,透出天真与可爱。

  由近处的松柏,推开视线,遥望远处苍茫的群山,画家们议论北方的大山大川更像宋画庄严的山水。远眺辽阔静穆的大地,心中油然升起静穆与庄严的情愫。大家在行走与观察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省察,灵魂在省察中觉醒,这可能是采风的意义之所在吧。

  中午吃饭,遇到两个食堂都在“办事业”——当地把办喜宴称作“办事业”,想来也是,此可谓人生最大的事业,关乎个人、家庭乃至一族人的幸福。

  我们到一家“大同削面馆”用餐,农家菜新鲜可口,油炸糕给人“办事业”的喜庆感。饭菜虽家常,但大家觉得比在五星级酒店用餐还快乐——这也是采风一乐。

  下午重点探访“右卫艺术粮仓”。从右玉中学进去,在后院邂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宁寺。抚摩着经战火与风霜洗礼仍不失威武的石狮子,感慨就存世而言,物比人久,一粒石子寿可万年,人在自然甚至自己的创造物前,都如白驹过隙。

  穿过学校操场,进入“右卫艺术粮仓”。此处是过去的粮食仓储地,如今改成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油画院等十几个高等院校和艺术组织的写生基地,陈列着描绘当地风物的写生作品。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陈列的古物——一字排开的长长一溜小小石狮子之外,有许多大型的石人、石马、石兽,雕刻古拙,犹如霍去病墓前古朴大气的石雕。

  近十尊龟形基座,虽是伏地而卧,仍有威武之感。半院子硕大的碑额,雕龙图凤,讲述着古老的历史。

  有几块镌刻着文字的石碑,由于风雨剥蚀,文字大多模糊不清,偶见“镇安”大字,唤起的仍是关山沧桑之感。

  几尊雕刻精美的莲花座,应该是七十二座寺庙的遗存。

  石磨、碾盘、石槽、石桌、石凳,平添了许多温馨的生活气息。朋友们坐在那里模拟下棋喝茶的模样,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随行的孩子,试着摇井台上的辘轳,颇为开心。年轻人在草棚里照相,在大片疏疏密密的藤蔓间出出进进,体会着田间野趣。有人忍不住做起简短的直播,引起远方粉丝的赞叹。

  从艺术粮仓出来,一路南行。经右玉县委旧址、旧新华书店、古城文物管理工作站、晋北实业银行右玉分行旧址、右卫镇翰林,到南城楼。拾级而上,观瞻巍峨高耸的城楼上“紫塞金汤”金字牌匾。此时,祥云曼舞,淡月在天,蓝天澄碧,和风习习——真乃最美人间四月天。

  下城墙,南行二三百米是右玉城汽车站旧址。尖顶旧建筑,老砖旧木门,在几棵大树的衬托下更显古旧。里面住着人家,陌生的脚步声,惊起几声犬吠。在这陌生之地,竟有还乡的感觉。加之远处咩咩的羊叫,若有若无的布谷鸟啼,宛若听到乡音。

  返程走西门,如此一来,便尽观了全城。出城回首,但见城门上镶嵌着石刻的“定武”二字,笔画饱满有力,书法甚好。

  走过古镇老街,走过古老的土地,想起作家残雪写过一本《苍老的浮云》——天荒地老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转念一想也不尽然,大地是古老而常新的,风霜雨雪更新着物候,春天来了,万物无不焕发出新的生机;无论经过怎样的变化,天空永远是崭新的。

  我们行走在万物流转的“赫拉克利特之河”里,生活在永恒而常新的流光中,要有自我更新的觉悟和力量,才能真正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生命还是心灵都“日日新,又日新”。

  (作者系内蒙古民进开明画院院长)

作者: 刘朝侠
责任编辑: 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