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以敦煌文化为例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团结报
【字体: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敦煌文化体现出的“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特征,是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鲜活个案。

  世界上留存下的很多文化奇迹,不少都遭到破坏,起因多是宗教冲突、种族矛盾等。但持续营建千年的莫高窟,基本没有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这说明在多元文明和多种信仰交织的敦煌,历史进程总体上是包容和睦的,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等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等三大基本问题。在怎样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强调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开放包容的立场观点方法。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进行深刻阐述: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具有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既有“包”的胸怀,又有“容”的智慧;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天下观,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怀;进一步激发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要坚持以我为主、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积极主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为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和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精髓,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点上讲,敦煌文化可作为一个很好的样本。博大精深、多元融汇的敦煌文化也正是以中原汉民族文化为主导,吸收并融合了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后形成的。敦煌文化体现出的“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特征,也是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的鲜活个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河西走廊作为历史时期的民族走廊,是北方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较为集中的地区,敦煌石窟正是反映这些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和信仰的形象载体,既保存了自十六国以来众多民族的生活场景,也是见证民族大融合的形象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敦煌文化石窟群为依托,勾勒出敦煌壁画呈现的多民族多元文化景象,探讨历史时期各民族在敦煌的共同体现象及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

  自公元前2世纪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到公元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为止,敦煌一直是丝绸之路交通的重镇。在汉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诞生的敦煌文化中,胡风元素也一直融合其中。早在两汉之交,敦煌就已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无论是从敦煌壁画,还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献和文物,可知这一地区曾长期生活着多民族,多种文字并用。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形象中,除汉族人形象以外,还有吐蕃人、西夏人、回鹘人、蒙古人等西北少数民族,乃至于来自中亚地区的粟特人等形象。敦煌研究院保存的一件元至正八年(1348年的六字真言碑上镌刻有汉文、梵文、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六种文字。自西汉设立敦煌郡始,当地居民一直是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构成。虽然其间也历经过如吐蕃、西夏、甘州回鹘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交替管控,但长期以来,在这里生存、繁衍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不仅未因文化差异而“相互伤害”,反而“取长补短”、和谐共生。世界上留存下的很多文化奇迹,不少都遭到破坏,起因多是宗教冲突、种族矛盾等。但持续营建千年的莫高窟,基本没有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这说明在多元文明和多种信仰交织的敦煌,历史进程总体上是包容和睦的,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等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中国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既有道教等本土宗教,也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形成了各种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同时,这些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宗教。同样,这种多元宗教和睦共存的场景也是敦煌历史的一个侧面。在敦煌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宗教领域,宗教和民间信仰亦呈现多元化倾向。除了本土的道教外,诞生于印度的佛教、诞生于西亚-波斯地区的祆教和摩尼教、诞生于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丝绸之路沿线流行过的主要宗教,在敦煌基本都有迹可循,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不同宗教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节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包容的前提是平等,是相关各方在相同的地位上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赓续至今,就是在坚定传承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结果。敦煌文化的形成与兴盛,正是这种文化胸怀的体现。敦煌石窟的形成,同样也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大胆吸收印度、中亚、西域佛教艺术思想内容,进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敦煌文化和敦煌石窟艺术,并在不断接受来自中原的传统文化和佛教发展新成果的滋养中渐至兴盛。敦煌壁画和藏经洞发现的文物表明,外来文化在被当地民众接受的过程中,会有选择、吸收、改造的过程。我们从目前壁画所体现出的艺术流派风格来看,肯定是既有敦煌本土画师所作,又有来自西域的风格,还有来自中原内地的作画风格。画工在表达同一个主题的图像元素方面,也是有所取舍,大胆创新。如营建于西魏时期的莫高窟285窟西壁所绘的乘鹅车的月天图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方月轮中,月天乘坐于由“两两相背”的4只鹅所拉的车厢中;月轮下方,又绘出一辆由3只狮子所拉的月车。天鹅和狮子,在希腊文化、西亚—中亚文化中,多充当女神的坐骑。这是画工对东西方文化的借用和移植。这还不够,画师又特别在日轮下方绘出了3只凤鸟拉着的日车。凤凰、凤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太阳和太阳光热的象征之一,即所谓“火凤凰”。这种处理方式,看似“画蛇添足”,实则独具匠心。画工通过与中国文化中对太阳神的图示方式双重叠加,让敦煌观者更完整地理解“乘马车的日神”这一来自异方的日神图像。这反映出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间交流、融合中的自由和融通。再如,敦煌壁画艺术中典型代表“飞天”,这一形象经由中亚从新疆地区传入敦煌,并不断与本土文化艺术相融合。敦煌的“飞天”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但不像西方的天使,以及印度、中亚等地的“飞天”那样长有翅膀,而是借由长长的飘带、翻转的衣裙来表现空中自由驰骋。这就是“各美其美”。也正因为此,敦煌艺术才呈现出丰富的多样化特征。这种“变”与“不变”现象,正反映出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也反映出不同文明间相互交融时的渐进性、多向性和多层次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敦煌文化始终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不断吸纳、接收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在敦煌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重镇生根开花,从而产生了融汇多元的敦煌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在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并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坚持开放包容,坚持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作者系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张元林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