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新书推荐:余生很好,浪费即犯罪
作者简介
王洁,作家、编剧。1981年生于陕西扶风,现居西安,民进中央青工委委员、西安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咨询专家。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散文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代表作:散文集《六月初五》《风过留痕》;长篇小说《花落长安》《花开有声》《你好,朋友圈》。作品分别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全国职工散文大赛二等奖、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银奖等二十余项荣誉。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各省级初高中联考试题。
报告文学《过秦岭》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长篇小说《花开有声》曾入选“中国好书榜”“文学好书榜”等,后被改编为院线电影,列入2022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长篇小说《你好、朋友圈》入选“十佳中文长篇小说榜”等。个人荣获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曾获“三秦优秀文化女性”“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称号等。
别让婚姻器具化,也别让幸福定式化。让想结婚的人,终成眷属;让不想结婚的人,悦纳自己;让困在城堡里的人,解放在生活的美好中;让拥有美好生活的人,继续美好下去。
如果社交媒体里的争论将这些不同群体的思维更加“孤岛化”,那我愿以自己微小的文字针脚把 “孤岛” 缝成“大陆”,能缝多少是多少——毕竟余生很好, 浪费即犯罪。
内容介绍
著名作家王洁的最新力作《余生很好》,以西安都市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刻画了一群年轻人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坎坷旅程,以及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事业与家庭、婚姻与道德之间的抉择与成长。
小说围绕何晓芸与刘康生的爱情与成长之路展开,从校园恋情到社会新人,他们面临着就业的艰辛、生活的拮据,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随着生活的推进,何晓芸因怀孕而被迫中断职业发展,刘康生则在事业成功后陷入婚姻的道德困境,面对创业挫折、家庭责任与感情诱惑,两人的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如张文涛、平雪娟和丁大坤等,各自的故事也丰富了整部作品的层次,展现了不同背景下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余生很好》不仅是一场关于爱情的探索,更是一次对成长、选择与人性的深刻反思。鼓励读者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寻找自我价值,坚持内心信念,共同反思“家”的意义。
序言
生存与选择的丈量
王干(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
《余生很好》是青年作家王洁的小说新作,在这部小说中,王洁凭借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保证了艺术再现的“真实性”,映射出年轻人从大学走向社会,面对事业、家庭、婚姻时,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迷失”与“回归”,表现出现代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不断摇摆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人物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面对物欲诱惑以及生活选择,精神的“守持”成为一种思考途径。
小说中,相比最初错过彼此的平雪娟和张文涛,何晓芸与刘康生的故事呈现了一种不同的情感走向。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代年轻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成长缩影,是年轻人走向社会时,必须经历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是爱情在逆境中坚韧生长的见证,也是关于家庭在风雨中重寻责任、重获温暖的叙述。他们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是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种碰撞往往伴随着挑战和抉择,考验着个人的价值观和决心。
小说的主人公,何晓芸和刘康生是在大学里相识、相知、相爱的年轻人,当他们怀揣理想走向社会时,面对就业的压力与残酷,二人的爱情显得尤为珍贵,两人最初在城中村落脚的租房经验,以及开源节流的日常生活细节,再现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艰难。
无论是出生于偏远山村的张文涛,小镇里的何晓芸,还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刘康生,城市长大的平雪娟,他们的经历,展现了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普遍挑战。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起点不同,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都不得不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和选择。何晓芸就业的曲折,刘康生创业过程的受骗,以及作为职场新人的打拼,无不反映着现代年轻人,尤其在就业、创业、买房、结婚等方面,面对的普遍性的现实生存困境。
何晓芸和刘康生的情感经历构成了小说的叙事主线,通过他们的关 系变化,作者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情感、道德和欲望面前的抉择。
从甜蜜的初恋到婚姻生活,再到家庭的建立,何晓芸和刘康生的关系经历了爱情和正常婚姻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遭遇了挑战,何晓芸因为怀孕无人照应而在事业上升期辞职,同时,刘康生要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二人长期聚少离多。生孩子之前的一地鸡毛,生孩子之后的家庭琐碎,双方父母的争执纠纷,包括二胎问题,无不消磨着曾经的激情与美好。之后,刘康生的出轨,何晓芸在面对婚姻时的选择,既是对物欲社会和人性欲望的深刻剖析,也使人们进一步反思自身欲望、道德责任和社会期待之间的平衡问题。
小说中,刘康生内心的挣扎和道德抉择,成为物欲社会之下的缩影。在事业发展的阶段,刘康生面对齐亚男的柔情和郑巧玲的野心,虽然短暂地保持了克制,但并未改变出轨的事实,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他的选择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也影响到了周围的人。
郑巧玲代表了那些希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通过捷径站稳脚跟的人。郑巧玲的物欲和对富贵生活的渴望,使她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做出了妥协。她利用刘康生的财富和地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关系往往是建立在物质利益之上,而不是真正的情感联系。她的嫉恨源于对何晓芸的比较,以及对刘康生可能仍然对前妻有情感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刘康生的慷慨满足了郑巧玲的物质需求,但这并不能解决他们关系中的根本问题,郑巧玲对于怀孕的谋划,与另一个男人的缠绵,皆反映出这段感情中缺乏的深层次的情感支持和相互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平衡事业成功和个人道德是一个持续的挑战,需要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也强调了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真诚情感基础上的关系的重要性。
丁大坤对何晓芸的感情是比较特殊的,二人除了上下级关系,还是能够交心聊天的老友。在得知何晓芸离婚无望时,他与小十岁的公务员结婚,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妻子每日花钱如流水,最终又选择了离婚,两段并不如意的婚姻,也让他认识到婚姻过程中重要的支点在哪里。他知道何晓芸并不是贪恋物欲的女人,同时难以改变她的心志,可因为心中依旧爱着她,所以自始至终,他一直给予着何晓芸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并一如既往地暗中保护她,在任何时刻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从某种层面来说,何晓芸成了丁大坤生活中的一种精神慰藉。
这个故事中,何晓芸和刘康生的爱情旅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静,时而汹涌。他们的经历,是无数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缩影。从大学校园的纯真岁月,到社会大潮中的跌宕起伏,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及在这种碰撞中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生活选择和情感经历,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张文涛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家庭责任和个人情感之间的艰难抉择。面对母亲摔断腿并瘫痪在床的突发状况,他不得不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重担。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与平雪娟分手,是不想让她承受额外的压力和困难,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给予平雪娟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张文涛的坚韧与牺牲,平雪娟的无奈与坚持,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面对生存的窘境,现实的压迫,不得不接受生活的庸常与妥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诱惑时,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何晓芸和刘康生的婚姻生活,从最初的甜蜜到后来的矛盾冲突,再到最终的理解和重归于好,这一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成长。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就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何晓芸的成长经历,不仅是她个人成长的缩影,也是对身处社会和家庭之中的当代女性所处位置的思考。面对子女的精神、教育、成长等问题,何晓芸展现出母爱的伟大,她不仅要照顾孩子的日常,还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处理丈夫出轨和小三的介入时,她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但最终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何晓芸选择离婚后再复婚的决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她的选择,不是出于对权力的屈服,而是出于对家庭和爱情的重新评估,这样的决定,展现了她作为现代女性的自主和成熟。
何晓芸的故事进一步启发女性,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坚韧和独立,如何在面对挑战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她的经历提醒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保持内心的强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极其重要的。
总体来看,《余生很好》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选择、关于人性的小说。它让我们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我,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这部作品是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性深层次探讨的一次尝试。它不仅仅是王洁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也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现实主义用心之作。王洁创作的空间还很大,期待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有生活内涵和艺术内涵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