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与回音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挂职西安市碑林区文旅体局副局长,以其挂职经历特别是分管工作中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为素材,写就《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
相异于站在上风口迤迤然谈论图书馆的文化和知识传播意义,该书题名的由来毋宁是对于外界质疑基层图书馆存在合理性的谏言。其写作的过程则更似一次对图书馆“馆配潜规则”的反击,以及一场作为“公共选书人”的“书目保卫战”。
挂职期间,杨素秋亲力亲为,以刀耕火种式的“笨办法”为区图书馆编制了两年的书目。首年,拒绝供应商良莠不齐的书目,立足碑林区历史文化特色和基层图书馆的定位,编制出包含碑帖、本土作家作品、外文童书、绘本、科普、文史哲和自然科学经典与畅销作品等在内的书目,在预评审意见会上得到“近三年书籍占比太低”等意见。作者援引《送法下乡》的观点,提出“他们有时忽视来自民间的、底层的、原生性的地方性知识”。所幸书目最终通过审核,并于次年获得预算追加。
次年,邀请50位专业人士、爱书市民等提供书目,吸纳从实践中得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扩展书目的维度、提升书目的质量,又因触犯潜规则而受到干扰,所幸得以保全。
回顾所来径,所有爱护、参与、使用图书馆的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照拂着这座尚在孩提阶段的图书馆,在这座古都的市中心闪现阅读的微光,收获深邈的回音。
(作者单位系民进中央组织部地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