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朱仁杰:听一段故事,续一脉传承

发布时间:2024-08-14
【字体:

  近日,由民进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排演的话剧《共和国不会忘记》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上演。剧情并不复杂,讲述学成归国的年轻科学家沈皓在光明璀璨的学术科研和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两条道路中,毅然选择奔赴西北戈壁,投身国防事业,最终克服万难,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剧情简洁但并不单调,导演选择了多线叙事,在主角们一步步攻克环境条件艰苦、苏联支援断裂、资源严重匮乏等难题的科研主线下,还有沈皓的妻子从相思之苦到投身一线来支援,明珠暗投的余知非面对小战士的不服,又在得知战士们食不果腹后身体力行同吃穿,从而赢得了尊重和特赦,以及配角们的默默付出与苦中作乐等多条支线。

  演出过程很精彩。些许斜坡铺就的立体舞台,电子背景屏精心绘制的场景图和灯光明暗间流畅的换景,配合逼真的音效和写实的服装道具,无一不使人身临其境,仿若置身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演员们投入的表演,流畅的台词,带动着全场的情绪,流淌于他们的一颦一笑中,爆发在他们的控诉与呐喊里。

  话剧的感染力之强,是扑面而来的。必须承认,高潮的那几幕,余知非收到特赦信时的泣不成声,沈皓作出关闸的指令后的跪地捶地……作为观众的我是有些感动在眼眶里流转的。我也是共和国的一分子,是几十年后的存在,是台上的无奈与隐忍,才换来如今的我衣食无忧地坐在台下,我又如何能不去感念他们当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呢。所以共和国也不会忘记,继承发扬他们为“两弹一星”事业拼搏的崇高精神。

  台上的故事里条件很艰苦,台下的我们这些观众,喝着干净的水,吹着舒适的空调风看着演出。故而我认为话剧对于我们当代年轻人,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立意: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能够轻易地享受到美好生活的同时,在思想上逐渐开始向利益靠拢,在权衡利弊之中越来越不相信理想、不相信信念的力量。然而,我们的安定是无数前辈们的努力的结果,但是未来能否更加美好,还需要我们的努力来走好新的征程。

  话剧结束,再一次震撼到我的,是演职人员名单。这些看起来十分专业的演员,竟然都是业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主业,有清华大学的教授,有协和医院的医生……如今的条件变好了,但也不乏发光发热的人们,他们在某些角落,或是在我们身边,与当年一样没有聚光灯照在身上,却依然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理想,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

  出了礼堂,外面飘起了小雨。一如我们所处的世界,它不是一直放晴,也会有风有雨,所以我们同样也不会忘记,无论生活多难多苦,永远要在心底留存那一丝理想与浪漫,向上,向善。

  (作者单位系民进中央组织部地方处)

作者:朱仁杰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