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上海书展20年 书香满神州

发布时间:2024-08-21
来源:团结报
【字体:

读者在2024上海书展现场挑选图书。韩 阳 摄

  又逢一年申城8月,又值一年上海书展。8月14日,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上海再度进入“满城书香,全民阅读”时间。今年的上海书展创新推动“1+1+X+N”办展模式,还适当延长夜场,展现阅读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演绎文体旅商展精彩融合,营造“书香上海”浓厚氛围。

  深耕20年 打造书业展会“标杆之作”

  2024年是第20届上海书展。今年去现场的读者可以在序厅通过“上海书展回顾展”沿着书展发展足迹一路走来,回顾上海书展这20年一路走来的历程。

  2004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把原来的上海图书交易会更名为上海书展,把原来面向出版业内的平台全面更新扩展,并从2004年开始对上海广大市民卖票入场买书,从“交易会”到“书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作为书展的主办方,不仅把原来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合办,还将零售之市与原本仅面向业内的沪版图书订货会汇合,打造品牌。首届上海书展首次向公众开放销售,激发了上海读者巨大的购书热情。

  此后的每一年,上海书展都迎来升级。2006年的上海书展首次引入法兰克福书展主题馆概念,并邀中国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和浙江出版集团三大出版劲旅参展。上海书展力求吸引外地优秀的出版企业参与上海书展,丰富书展品种,全面提升书展的品牌知名度。2008年,上海书展打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的概念,一举提升其在全国出版发行单位心中的地位。2009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主题日活动,主题日活动将读书与生活两大元素有机联结在书展活动中,以期对大众阅读和城市生活品位与潮流产生更直接的引领作用。不仅如此,为适应全民阅读活动和新兴阅读形式的需要,2009年书展组委会还首次设立区域分会场和网上分会场。2010年,正值世博会期间召开的上海书展更是提出了“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与世博同行”的响亮口号,书展与世博会高度融合互动、形成亮点,根据世博会的特殊背景和书展的特色,着力提升上海“世博之城”的文化内涵。2011年,上海书展正式从区域性书展升级为全国性的书展。上海书展从2011年起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书展明确固定在每年8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举行,一般持续一周。书展首创“上海国际文学周”,首次设立“国际童书嘉年华”,将上海书展推向国际舞台。2012年的上海书展着眼于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细化服务细节,营造爱书、读书、尚书的良好氛围。2018年,上海书展首创的“七天七堂课”以国学为主题,并将100个分会场扩展到品牌书店、市区图书馆等各类阅读场所。2020年的上海书展首次采用实名预约制入场,书展主会场面积扩展到2.6万平方米,比往届增加10.8%,提升了现场读者的阅读舒适度。此外还在上海、长三角城市和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开设了150个分会场。2023年的上海书展首设“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展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同时,通过直播等多种形式,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人感受到书展魅力。2024年的上海书展则引入AI元素,书展现场以不同的应用场景展现AI内容应用成果,让读者体验科技带来的阅读乐趣。

  回顾上海书展,我们不禁感慨其以深化全民阅读为初心、以引领行业发展为信心、以力推力荐好书为核心、以贴心服务读者为中心,用20年打造出堪称书业展会的“标杆之作”。事实上,上海书展不只是行业的“标杆”,也成为上海文化的“标杆”。

  融合出版 跨界创新引关注

  今年上海书展集中展示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新气象,突出“书展+”“阅读+”产业集群跨界活力,呈现“大出版产业”的勃勃生机。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现场,市民读者既能找到参展的众多出版集团、出版机构,也能与阅文、喜马拉雅等阅读相关平台不期而遇。今年上海书展还推出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对当前国内出版领域的领先项目进行梳理,其中包括AI技术应用的内容。上海书展高端论坛部分,则设置了“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专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就此进行深入研讨。

  今年上海书展还专设阅读生活跨界展区,有文具用品,也有文创产品,还有中华老字号。上海中版图书公司也联合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共同策划“出版国家队携手沪上老字号,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活动,现场还专设直播间,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上海图书公司继续在书展现场设立“淘书乐”专区,展销“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近3万本。上海外文书店、上海沪港三联书店也强化自身优势,承办好以外版图书、中国港台地区图书为特色定位的上海书展传统阅读文化项目。“时间辽阔,为阅读而澎湃——澎湃新闻十周年书香上海特展”,展示上海书评、海上书房等阅读品牌,连接更广泛的阅读人群,打造媒体融合的阅读之城。

  服务细致 文创品牌吸引大量读者

  走进上海书展现场,现场导览、驻场医疗服务、细心周到的志愿者以及打包快递等,其所折射的不只是这场书展的“温度”,更体现出其对读者的用心呵护。从“爱心拎手”到“送书上门”,再到“快递进场”,以及设置夜场等创新举措,上海书展不断改进读者服务。今年,上海书展更是推出优化线上票务系统、设立便民服务点等举措,例如因应高温天气,主办方在展馆外排队区配备户外雾化喷淋系统,在展馆内部设置多处休闲区,现场还设有多个餐饮商铺,为读者提供休息、用餐等多元化服务。西一馆一层圆厅对面及东一馆一层全家超市服务点附近,分别设置两个免费取水点。为读者提供线下购票等服务的便民服务点也已在现场设立。

  如今,集章文化逐渐盛行,到上海书展打卡、盖章,已经成为上海集章爱好者的暑期必备活动。登高俯瞰,每个展台上集章处都是人气最旺的所在。不少读者在展馆内搜集不同的展台上各有特色的纪念章,为自己留下书展独特的记忆。其中中版集团还首次在西阳光篷单独设立“中版文创”展区,参展的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之宝”、商务印书馆“涵芬文创”等文创品牌。

  每年举办的上海书展,在提升行业整体影响力的同时,更成为行业汲取创新动能的“灵感池”,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生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20年来,上海书展早已不仅仅是一场展览,更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一股强大力量。它通过举办各类论坛、讲座,激发公众的阅读热情,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爱书之人。在数字化时代,书展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让好书触手可及,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

  (作者系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品牌与活动部主任)

作者:韩阳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