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开学季·书记校长说 | 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择立高处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4-09-06
【字体: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全校上下喜迎复校五十周年之际,我们相聚三拱门下、画眉潭旁,举行开学典礼,共同见证2024级的全体新同学正式成为“湘大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欢迎!

  你们是天之骄子,能够考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湘潭大学,这不仅是你们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体现,更是你们多年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最好的见证和回报,也是你们未来成长成才的新起点。进入湘潭大学,意味着你们将踏上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为了你们迅速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业之中,实现自我进步、提升和超越,我希望同学们尽快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你们或许习惯了老师灌输式的教学和父母保姆式的服务。但在湘潭大学,知识的海洋更加宽广,老师的授课方式与中学相比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里鼓励你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自觉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探索创新学习将成为你们主要的学习方式,老师更多的是指导和辅导。你们需要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摇篮。

  二是心理状态的调适:从“尖子生”到“普通一员”的转变。在中学或大学时期,你们可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但进入湘潭大学后,你会发现周围的每一个同学都很优秀,甚至有些同学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十分突出,老师也不一定对你再有特别的关注。这种从“尖子生”到“普通一员”的转变可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但这往往是今后你们人生常常要遇到的境遇。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以平和的心态去积极面对、主动改变,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一位同学都会更加优秀,有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步入大学的集体生活,这对你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这里,你们将没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日常关怀,但也不会再有父母每日的唠叨。你们可以结识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度过难忘的青春岁月,但也可能遇到性格不同、生活习惯相异的同学,那就需要尊重差异,相互包容。融入集体团队的这些经历将会是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影响你们的一生。

  展望未来,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健康成长,全面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包括远大的志向、良好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创新的思维、全面的素养、合作的精神、坚韧的毅力、抗压的能力、健康的体魄等等,这些能力和素质每个方面都是人生的一个大课题,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升,今天我主要从立志、立学和立德等三个方面与大家做一些交流,未来的日子我们还可一起就其他方面共同探讨。

  一是要向高而行,树立“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高远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这个全球化浪潮汹涌、科技日新月异、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面对无限可能与挑战,必须向高而行,这不仅是对远方的眺望,更是内心对优秀和卓越的不懈追求。志向,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指引我们穿越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志向的高低将决定着你们未来能走得多久、多远。你们正处于人生最关键的拔苗孕穗期,树雄心、立大志,是关系你们一生成长成才的重大课题。1910年秋天,年仅17岁的毛泽东踏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别之际,他向父亲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迈誓言,彰显了一代伟人心怀天下的壮志与不懈追求。正值青春的你们,恰似昔日伟人那般风华正茂,希望大家传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守住“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道德底线,增强“功成必定有我”“民族复兴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大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向下扎根汲取养分,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彰显湘大学子的担当。

  二是要向高而学,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高超本领。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民族。“孔子学而不厌”“颜回以学为乐”的故事千古传颂。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给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知识和能力的保质期越来越短,而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术层面,仰望星空,勇攀知识高峰,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甘坐冷板凳,研究真学问,讲求学术诚信,不搞投机取巧,深入专业领域,构建扎实的学术基础,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在实践层面,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反复实验,大胆求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田野上,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无论是科研项目,还是社会实践,都要全力以赴,勇于创新探索、敢于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精神层面,要培养坚韧不拔、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精神和学术品质。面对困难,百折不挠,一往无前;面对失败,拥抱乐观,放眼长远;面对误解,保持积极、包容的心态,以豁达与真诚去战胜“傲慢与偏见”,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成为真正的强者。

  三是要向高而为,砥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品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历史告诉我们,当个人志向与国家航向相一致,才能称得上高远,当个人理想与民族利益相呼应,才能算得上崇高。去年离开我们的中科院微电子领域专家黄令仪研究员,为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旬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生前留下了一句感动无数国人的名言:“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作为“强国一代”,大家出生于国家崛起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之际,成长轨迹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同向而行。同学们怎么样,未来的中国就会怎样。首先是要爱国,这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一个人没有家国情怀,也注定没有尊严、人格和气节。其次是知荣辱,荣辱观是一个人在正确道路上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只有知荣辱,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进而养成自信自立、向上向善的浩然正气。第三是懂感恩,感恩是一种善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德,更是一种大智慧,心怀感恩的人,不会怨天尤人、不会片面极端、不会目中无人,懂得珍惜与尊重,自律和敬畏、协作与豁达。

  同学们!有梦不觉天涯远,择立高处再出发。让我们向高而行,树立风云之志,不负韶华;向高而学,锤炼坚劲之躯,无畏风雨;向高而为,砥砺高尚品德,为国担当。充满光明与梦想的远征,光明激励着我们,梦想召唤着我们。我们要拿出勇气,拿出干劲,继续奔跑,不懈奋进,团结友好,健康成长,昂首向未来,让明天更美好,在人生更高处纵马亮剑。谢谢大家!

  (潘碧灵系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

作者:潘碧灵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