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兴:在文化盛宴中感悟中华文明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见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历朝历代各地各族人民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底蕴。在城乡建设中,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历史城镇及其建筑遗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
文化遗产如何创新保护和传承?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9月初,我参加了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组赴四川省的专题调研活动。一路上,我边看边听边思考,深感调研非常有意义,也颇有收获。通过5天的调研,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四川文化的神圣、神奇、神秘,深感四川不仅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更是美在历史、人文等方面,用“大美四川”去形容绝非过誉。
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蜀锦、四川皮影戏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蜀文化精彩纷呈,特别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跟随调研组一行行走在川北大地,感受着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不禁沉醉于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
调研路上,我们都深切感受到,多年来,四川省在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党委政府到相关部门,从企业到群众,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情感等重要价值认识日益深化,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成为全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共识。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翠云廊古蜀道,听着讲解员如数家珍地介绍古蜀道的历史文化和古树古柏的保护传承情况,仿佛置身于千百年前,亲历古道上商旅络绎不绝、马蹄声碎的繁荣景象。那些历经风霜雨雪仍挺拔苍翠的古树古柏,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沧桑。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在有着四川省“十大树王”之一的古柏下站定,这是一株有着2300年树龄的古柏——剑阁柏,树高27米,冠幅8米,远看似松、近看是柏,十分珍贵。听讲解员说,历朝历代官府对古柏都有保护举措,如今,剑阁县实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措施,还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专职负责翠云廊古柏管理和保护工作。从四川省到广元市,再到剑阁县,甚至乡镇、村组,构建全域化组织保护体系,一体推进调查摸底、规划编制、保护管理等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在系统化联动中“协同发力”,坚持多方参与、多元投入,凝聚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合力。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无论是神奇的三星堆、雄浑的剑门关,还是令人流连忘返的三苏祠,这些文物遗迹无不诉说着四川省光辉灿烂的历史,也展示了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的最新成果。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措施,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此外,四川省还开展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等重大项目,持续开展考古资源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实施重要遗址考古发掘。
我曾参与过西夏陵、长城和贺兰山岩画保护工作,深切体会到,文物损毁机理与环境作用机制、文物保护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替代材料以及文物本体稳定化处理、文物重大风险防控等都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加强文物保护技术与传承的研究,让高科技材料、技术和工艺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集数字化信息,对文物、历史文化遗产等实行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动态监测与预警,不断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一路走来,我深深感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我们的文化使命和政治责任,所以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保护、利用并管理好。
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关乎民族记忆的留存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更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我们应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让祖先留下的这份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系民进中央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