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云:向往“慢生活”
去德国之前,很多朋友跟我讲,那是一个“慢生活”国家,让我好好体会、好好品味、好好感悟,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
经过长达十三小时的飞行,横跨欧亚大陆,距离9500公里,终于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前来迎接我们的老刘是个“德国通”,他说自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德国学习机械技术,因为喜欢这里的“慢生活”,与世无争,不急不躁,自己就留下来了。
老刘跟我们说,如果孩子在德国读小学,你会觉得太多不可思议。诸如老师会带学生去森林里看蚂蚁搬家,会带学生去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会让学生观察同一片树叶在春夏秋冬的变化。在这里,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没有硬性的学习任务,老师与父母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玩耍,遵循孩子天性,尊重教育规律。我的德国朋友坦承,小学阶段,德国的小孩考不过我们的孩子,像奥赛这种智力大比拼,他们没有优势。他们的孩子更多的是保持天性,快乐学习,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中逐步领先为作业忙碌的孩子。差距在小学阶段拉开了,到初中、高中、大学,拉开得更远。至于分数、成绩、排名等,他们没有这些评价指标与规则,没有内卷的环境与氛围,只是希望孩子们在探索与玩耍中快乐地度过童年,健康成长。
德国人的确是慢性子,高中毕业后不是急着去读大学,而是步入社会,寻找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工作与历练中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去报什么专业、选什么大学。德国大学是开放式的,任何人可以申请。至于能否毕业,就看自己以后的表现。像海德堡大学,淘汰率达到70%,这确实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大学毕业证含金量不高。德国人务实,推崇学徒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与学习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大学只是起点,未来还有无数挑战。在德国,有的人读了一辈子大学,虽然到最后没毕业,也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讲到这种“慢生活”,我还想提到他们的经济收入,其实也是一个字——“慢”。很多人以为德国的工薪阶层收入高,其实非也。除非企业高管与公司老板,其他人的收入并不高,平均工资约3000欧元,扣除税收,到手约2000欧元。2000欧元看起来不多,我们很多企业员工也可以拿到。只是他们生活成本低,住宿、交通、生活等家庭开支占工资收入约50%,剩下50%可以用于体育运动、旅游观光或其他开支。用老刘的话说:“德国人不只是慢,而且很懒。”不难发现,在德国几乎没有人愿意加班。下班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下班享受生活。工作之余,要么发呆,要么旅游,要么爬山,要么锻炼身体。总之,他们生活喜欢“慢”,喜欢享受独处。超市、商场,到了周六周日及非上班时间,统统关门歇业。他们不允许5+2、白+黑、24小时营业,不允许价格战、拉锯战、淘汰赛。他们戏言“要命,不要钱”。这让我一再陷入反思,我们身边有太多人一天24小时太少,一年365天不够,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效率,扩大产能,把同行引入内卷大战,以至于陷入焦虑的泥潭。
德国之所以能享受“慢生活”,也源于德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都由国家负责,不用担心孩子哪天没钱读书,不用害怕自己无钱吃饭,更不用畏惧自己没地方居住,哪怕失业了,政府仍要提供保姆般的关怀与安置。除非自我沉沦,才会流落街头。失业救助金够老百姓有尊严活着。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社会福利好,没必要疯狂竞争。
朋友介绍说,在德国存钱是不可理喻的事。他们的观念很简单,有钱就花,享受生活,绝不亏待自己。把身体养好,要跟保险公司比命长,看谁耗过谁。
不知不觉我在德国呆了八天。回国前夕,看到一群父母带着小孩去郊外旅游,走路不紧不慢,说话温文尔雅,躺在草坪上懒洋洋地晒太阳,我好生羡慕。远眺夕阳下的余光,我在想,我们物质水平也很高了,可否也放慢生活的节奏过上“慢生活”呢?人的一生,其实需求并不用太多。
(作者系民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