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内河“颜值”提升
——民进福建省委会、福州市委会持续推动城市河湖治理
“这趟航线就是城区内河游的精品线路。”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河游的精品线路游览时,航线讲解员指着西湖到白马河的方向说道。游客泛舟内河,欣赏着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瓦蓝的天空,微风拂面,好不惬意,纷纷点赞:“内河的水质越来越好了!”
内河水质改善的背后凝聚着民进福建省委会、福州市委会成员的心血,他们连续多年关注内河治理,对内河水质改善提升提出意见建议。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迅猛扩张,即使经过治理,仍然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城市内河,生态环境隐患依然存在,内河水质在得到持续性、持久性改善方面仍面临较大问题。
“安泰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还养了一些锦鲤,但这段时间河水又呈现浓浊白色,鱼儿也不知游到哪里了。”住在福州安泰河附近的市民小王曾向有关部门同志反映情况。事实上,像这样的内河黑臭水体反弹问题比较常见,群众对持续改善内河水质也抱有很大的期望。
为此,民进福建省委会、福州市委会组成课题组,先后赴福州晋安河、西湖、光明港,厦门海沧过芸溪、集美后溪流域,莆田木兰溪,泉州晋江洛阳江等地走访调研,形成《关于持续推动福建省城市内河水质改善提升的建议》,作为民进福建省委会集体提案提交到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民进福建省委会建议,全面开展污染源调查,排查河道的排放口,根据不同类型的排放口进行分类处理,对雨污合流排污口进行溯源整改。“此外,还应完善城区雨污管线,定期清淤疏浚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强化执法,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该提案被评为福建省政协年度好提案。提交后,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对提案作了明确答复。
近几年,福建省各地抓住政策机遇,项目建设和项目谋划两手发力,谋划推进了一批重点水利、水环境及地下管网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和城市新名片。比如,莆田市打造“荔林水乡”画中游,在木兰溪治理过程中,立法保护古荔树,并开通“水上巴士”旅游路线;厦门市推动筼筜湖蜕变“城市会客厅”,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再到“海域、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如今,福建省内各地城市内河水质得到持续改善,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9%,河湖长制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家正向激励;福州以内河步道及绿带串起风廊、水道、绿带相结合的立体绿色生态空间,2023年,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
经过系统性的内河综合整治,福建省全域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水和谐程度持续改善向好,城市内河水质明显提升。福州城区水系已形成风廊、水道、绿带相结合的旅游休闲观光带,游客络绎不绝。沿着福建大大小小的河道,会看到泛舟游湖的旅客、树下纳凉的行人、嬉戏玩耍的小孩。波光粼粼、绿荫成道、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缀,也成为福建人民幸福生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