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民 “益”路共进
——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开明健康”助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1日,早上7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医师叶芃推开了诊室的大门,开始每周五上午“雷打不动”的特需门诊。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更是自己作为民进会员,参与首个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系列活动的特殊日子。“我早一点来,就能多看几个病人。”叶芃笑道。
在大型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叶芃的专家门诊号可谓“一号难求”。得知当天叶芃的门诊挂号费全免,一大早就在诊室外等候的患者喜出望外:“原本只想着请叶主任给加个号,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这个公益活动搞得实在!”
源于传承 贵于奉献
这场被广大患者纷纷“点赞”的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活动,源于传承,始于创新,成于坚守,贵于奉献。
医卫界是浙江民进的特色界别。1951年,浙江民进首批发展的四名会员中就有两名来自医卫界,并由此带动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陆续加入民进组织。医卫服务也是浙江民进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浙江民进妇幼保健咨询服务站创民主党派开展社会咨询公益服务先河,广大医卫界民进会员长期对省内落后地区和西部对口帮扶地区开展医疗帮扶,形成了“要看病,找民进”的良好口碑。
为进一步发挥医卫界别优势,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民进浙江省委会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全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号召全省民进医卫界会员在公益日当天在各地同步开展公益门诊、线下义诊等医疗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医’心为民 ‘益’路共进”——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启动仪式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举行。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副团长、民进浙江省中医院支部主委谢小红宣读了活动倡议:“希望全省民进医卫界会员将‘服务为民’的理念融入日常,以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以博爱彰显民进情怀,以赤诚书写责任担当,推动浙江民进医卫公益事业薪火相传。”
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共党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5家民进会员在所在医院开展民进公益门诊,为当天问诊患者免除挂号费。其中9家为省级三甲医院,近60位会员为副高职称以上专家。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免除挂号费近10万元,服务群众近千人次。与此同时,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专家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了涵盖10余个科室的大型义诊,各地市也分别在重点帮扶地区及基层服务点开展线下集中义诊,120余位民进医卫专家共服务群众1万3千余人。
民进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近年来,民进浙江省委会致力于开展以‘开明健康’计划为代表的各类医疗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人民健康水平提升。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的创设,进一步扩大了‘开明健康’品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群众带去优质免费的医疗服务,为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贡献力量。”
组团帮扶 情暖金沙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是民进中央定点帮扶县。在金沙,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浙江民进的帮扶脚步从未停歇。
“公立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短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恳请民进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帮助。”2022年,金沙县卫健部门提出的“迫切需求”,引起了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大宏的重点关注。“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有着充分的人才储备和多样化的优势学科,多年来在省内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医疗帮扶经验,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为金沙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张大宏说。
经过充分接洽和沟通,在多方协助支持下,2023年6月28日,民进浙江省委会和金沙县人民政府签署《助力毕节市金沙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对帮扶备忘录》,金沙县人民医院挂牌“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指导医院”,标志着以“开明健康”命名的帮扶计划在金沙落地生根。
从促成浙江省人民医院与金沙县卫健局签订医疗结对帮扶协议,到成功在金沙开展多台病残儿童带教手术、多场专题讲座及公益义诊,再到开展导师帮带结对,选送新一批骨干医生赴浙江开展进修学习等等,民进浙江省委会不断丰富优化“开明健康”计划的帮扶内容。2024年10月,民进省委会助力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与金沙县人民政府签约,在金沙县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毕医院首家协作医院,这也是“开明健康”计划为金沙引流优质医卫资源,实现双向奔赴的阶段性成果。其间,中共金沙县委书记李涛专程带队来浙拜访蔡秀军主委,他表示:“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开明健康’计划,满足了贵州基层群众对医疗健康的迫切需求,助推了金沙县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架起了浙黔两地民生健康同心桥!”
如何让相隔千里的医卫帮扶工作更为精准、更加高效?民进浙江省委会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实践之路。“开明健康”计划聚焦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定期联系、常态对话”工作机制,以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名医工作室”“导师帮带计划”和人员进修培训为着力点,不断夯实金沙县医疗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赋能,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实现从‘培养一个业务骨干’到‘建立一个优秀学科’再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张大宏说。
数智赋能 向“新”而行
2023年8月18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中心,张大宏在有条不紊地操作手术,病人却远在1800多公里之外的毕节。这是医院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肾肿瘤根治术,也是张大宏为“开明健康”远程诊疗指导项目开展的一次示范教学课。
不以山高,不为海远。近年来,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帮扶模式,不断创新医疗帮扶路径,“开明健康”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培训等,跨越千里之隔指导金沙当地医院的临床诊治、科室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克服了地域距离带来的不便,也让金沙县群众享受到与东部较发达地区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当地山区村庄分散,医疗资源稀缺,留守人员就医困难,不少群众被“看病远、看病急、看病难”所困扰。在长期参与浙江“山海协作”工程的实践中,民进浙江省委会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打通山区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
2024年8月,浙江省统一战线举行助力景宁谱写新篇章专项行动,民进浙江省委会积极响应,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文化、教育、医卫等领域助力畲乡景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项目率先落地。
11月1日,道化村文化礼堂内,村书记韦常宋通过民进浙江省委会捐赠的平板电脑,用公用账号向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立萱发出了高血糖相关问题咨询,并且很快收到了回复。当天,由民进浙江省委会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推出的“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项目在道化村正式上线,全村1300多名户籍人口全部列入首批“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问诊服务名单,韦常宋成为第一个享受到驿站服务的村民。
项目依托“互联网+”远程技术,线下设立驿站服务点,确定专人担任驿站管理员,线上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开设专门的服务模块,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省级医疗资源。驿站支持“患者在线就医、药品线下配送到家,医保线上支付”的就医模式,真正实现看病“一次都不用跑”。“对于需要会诊、转诊的急重症患者,我们将组织会内外医卫专家开展线上多学科会诊,并协调浙江省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转诊救治。家庭条件困难的急重病患者,我们也将协助其向当地民政部门、开明慈善基金申请大病救助。”张大宏介绍道。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幸福之基,“医”心为民 “益”路共进,“开明健康”计划生动践行着浙江民进“明道为本、笃行为要、聚力为基、求新为先”的工作思路,作为助推帮扶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也必将在未来的持续推进中走深走实、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