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勇:生肖与艺术
在华夏浩渺无垠的文化星空中,生肖文化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明珠,以其神秘的魅力搭建起贯通古今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情感脉络与历史记忆。于十二生肖的序列里,蛇那诡谲神秘的形象,始终吸引着文艺创作者的目光,成为他们不懈探索与描绘的对象。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广泛尊崇为自然界中蕴含神圣力量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不息律动、远见卓识的智慧、复苏万物的能量源泉,其首尾相接成环的形态,更是循环无尽的生动隐喻,深刻彰显着生命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变化本质。凭借超凡卓绝的平衡特质,蛇在诸多文化语境中被视作驱邪避厄的灵物,引领人们在尘世喧嚣中探寻心灵的宁静港湾,亦成为财富丰饶、体魄康健及人际和谐的吉祥瑞兆。
然而,在艺术创作的漫漫征途中,蛇的形象塑造却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险峰。其简约外形之下潜藏着深邃复杂的文化意涵,加之人们心底对蛇与生俱来的畏惧情感,致使艺术表现举步维艰。若刻画得过于逼真写实,易引发观者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反之,若过于简略草率,则会流于平淡乏味,失却艺术感染力。即便采用卡通化的萌趣风格,也难以完整承载蛇所蕴含的厚重文化底蕴。往昔漫长岁月里,我亦深陷创作困境,对蛇生肖画的创作热情几近熄灭,寻觅创作路径更是屡屡碰壁。直到某个时刻,当我将传统生肖蛇的经典形象与文化寓意同热烈而富有张力的红色相融合,并巧妙融入独特的艺术肌理和社会生活的斑驳痕迹后,灵感的火花瞬间迸发,创作的激情如汹涌潮水般澎湃涌起,由此,《赤蛇》系列作品应运而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世界里,赤蛇常被视作祥瑞之光的化身,其形象与女娲的传说紧密交织。女娲,这位华夏创世神话的女神,以黄土塑人的伟大功绩传颂千古,其人身蛇尾的神圣形象,深深扎根于远古时期人们对蛇的尊崇信仰,蛇身所蕴含的生命繁衍、万物变化的寓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赤蛇,既寓意着大吉大利的祥瑞之兆,又象征着和平安宁、富足美满与温暖和煦的美好生活愿景;而红色,作为新岁启幕的标志性色彩,承载着繁荣昌盛、鸿运当头的殷切祈愿,在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中,红色不仅是视觉上的鲜明呈现,更是辟邪镇宅、守护安宁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福运亨通的执着追求,即便在现代社会的多元节庆文化中,红色依然是传递美好期许的关键符号,闪耀着永不褪色的文化光辉。
于《赤蛇》系列画作中,我将红色的点疏密有致地铺陈于画面之上,使赤蛇的鳞片仿若灵动跳跃的红色泡泡,熠熠生辉。这些红色的点,绝非仅仅是简单的绘画笔触痕迹,它们是生命脉搏的可视化呈现,是生命内在律动与变化的艺术映照,是生命机体的微观肌理。它们与赤蛇的整体形象紧密契合、互为依存,又各自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盎然生机与蓬勃活力的艺术锦绣。从表象观之,它们是赤蛇体表的鳞片装饰;而深入探寻其内在寓意,它们恰似蛇在呼吸吐纳间释放的生命气泡,是生命之力喷薄涌动的具象表达,同时,也象征着生命于脆弱与坚韧间的永恒博弈,它们在画面中跳跃闪烁、相互交织,奏响一曲激昂澎湃的生命赞歌。
《赤蛇》系列作品精妙融合抽象艺术的空灵意境与书法艺术的灵动神韵,凭借简洁洗练的线条与鲜明和谐的色彩搭配,营造出灵动流畅的视觉动感。蜿蜒灵动的赤蛇形象恰似在浩渺苍穹中翩然起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旺盛蓬勃的生命活力。这般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红色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更为作品注入了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
借由这一系列作品,我衷心期望观者能够真切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暖脉搏,深刻感悟生命的磅礴力量与生存的智慧光芒,在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艺术天地中,觅得心灵的宁静港湾与智慧启迪,共同思索我们的生命起源与前行方向,探寻在这广袤无垠天地之间应秉持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于艺术的熏陶滋养中实现心灵的成长与升华。
同时,我亦期望通过《赤蛇》系列作品,唤起公众对传统生肖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热忱关注,激发大家对传统美学精神的深入挖掘与创新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焕新与发展,让古老的生肖文化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本文发表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