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栾新委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眼下,在山东济宁鱼台县,莱赛尔纤维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12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60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

  小县城如何引来百亿元外资大项目?

  2022年4月,了解到赛得利集团有新的投资计划,鱼台县招商人员主动上门,积极推介自身资源优势——境内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运能大、成本低。两个月后,赛得利相关负责人第一次到鱼台考察,提出选址、绿电、上游原料配套等方面的需求。

  企业提出的一系列需求,仅靠鱼台当地难以解决。为此,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畅通政务服务“大运河”,专题论证,将项目纳入全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储备库,省市县三级联合一体化推进项目。

  面对项目能源需求,鱼台规划出“秸秆保供、生物质电厂技改扩能+新上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保供方案;为保障原料运输,按三级航道标准升级白马河,实现千吨级船舶通航;产业上游方面,成功招引企业上游的相关新材料项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24年4月,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济宁。

  据介绍,2024年济宁实际使用外资9.34亿美元,增幅高于全省22.7个百分点,位于全省第三位。

  连线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首先需提升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增强外商投资信心。要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破解外商投资企业贷款难、程序复杂等难题。其次,需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外商投资提供人才支撑。要完善外籍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来华工作;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栾新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民进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标题:山东济宁畅通政务服务“大运河” 从一个外资项目看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王沛
责任编辑: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