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姚建萍:擦亮江南文化名片 绣出美好时代旋律

发布时间:2025-03-08
【字体:

  姚建萍,民进会员,著名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委会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

  深耕苏绣文化艺术四十余年来,姚建萍始终不遗余力奋斗在民族文化复兴伟大征程上,她是苏绣传承创新探索实践的旗帜人物,是江苏工艺美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代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守正创新的领军者之一。

  守正创新,擦亮江南文化名片

  多年来,姚建萍带领团队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传文化、育新人、创品牌、兴产业、谋发展。

  在守正创新方面,她努力破局,开启绣随时代的新长征之路,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中去,用心、用情、用功,绣出时代精品力作,把刺绣中蕴含着的韧性、耐心、定力的民族精神体现出来,拿起绣花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进行自我情感表达,创作出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歌颂祖国与人民,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同呼吸。

苏绣双面绣作品《锦绣河山》

  在艺术创作题材方面,她认真破题,拓宽题材和内容,用针线表达时代旋律。为北京奥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届上海进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刻创作作品,承担数十次国礼苏绣创作任务,使苏绣民族瑰宝成为屡次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国名片,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文化使者。

高级珠宝《花影蝶舞》胸针

  在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方面,她大胆“破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让优秀文化代代相传,从衣、食、住、行等生活角度,以及美学美育,文化传播、共享共建、跨界合作等理念,打造沉浸式美学生活空间,开发上百款生活美学品,深受大众喜爱与好评,使非遗文化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了活态传承。

苏绣双面绣作品《平安喜乐》

  这些年,姚建萍率领团队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乡村振兴、慈善公益、国际传播、社会服务、美育教育等方面,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既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讲好中国故事,又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创造就业。

  绣随时代,绣出美好时代旋律

  姚建萍提出的“绣随时代”,不仅仅是针法、技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内容要与时代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她用心血培养团队20多年。在她的带领下,设计师和上百位绣娘能够一起绣制宏伟巨作,改变了以往单个绣绷单人绣制的方式,完成了一系列时代主旋律巨型苏绣作品,让苏绣从“精巧园林式”的小件收藏,跻身世界艺术之林,走进国内外公共文化大空间。其中《春早江南》陈列展示于人民大会堂,《玉兰飘香》陈列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宾大厅,《初心盛放》陈列展示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新辉煌》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丝绸之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5年她突破性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刺绣艺术大展,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家走进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举办展览的先河。她还多次参与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青奥会等国家盛事,用苏绣讲述中国故事,用匠心传播中国声音。

苏绣双面绣作品《春早江南》

  姚建萍曾先后十多次圆满完成国礼作品,其中《仕女蹴鞠图》《岁月如歌》等作品被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英国白金汉宫收藏,让苏绣成为一张靓丽的外交名片。

苏绣双面绣作品《仕女蹴鞠图》

  姚建萍的“绣随时代”创作理念与方法深深影响了全国的刺绣从业者,她的探索实践经验也照亮了全国各地的姐妹绣种前进的道路。她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无私传授苏绣技艺,先后培养近千名学生,为全国刺绣行业输送人才。她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多次走进贵州、内蒙古、新疆、广西等地,考察辅导当地的刺绣文化产业现状,用手中的绣花针助力当地妇女就业,培养新时代妇女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为乡村振兴和推动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担当作为,践行文化复兴使命

  作为民进会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在深耕专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聚焦刺绣非遗和产业领域,与众多从业者和学者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行业现状,收集第一手资料,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研讨活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苏绣双面绣作品《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姚建萍提交了《关于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的建议》,从组织管理、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在旅游业中的使用标准、规范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程序与过程、确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利益主体的保护责任及其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出建议,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重点督办建议,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十个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

  2025年全国两会,姚建萍带来了围绕刺绣等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融合了人文经济学和新质生产力的思考,助力中国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姚建萍三次以新时代文艺家代表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向祖国致敬。

  姚建萍以苏绣为笔,在民族文化的画布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画卷;以代表职责为墨,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书写着担当与奉献。展望未来,姚建萍将继续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原载于《民主》杂志2025年3期)

作者:姚卓
责任编辑: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