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覃梅代表:建议加强中越边境地区非遗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覃梅(受访者供图)
黄覃梅是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十分关心中越边境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黄覃梅带来了关于加强中越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截至2024年1月,广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70项、自治区级1115项。其中百色、崇左和防城港3个边境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4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21项,市级非遗项目364项,县级非遗项目1076项。广西边境3市8县共建成非遗工作平台(生产性保护基地、传承基地、传承示范户、展示中心)70个。
加强中越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两国文化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提升边民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广西中越边境地区非遗保护工作还存在缺乏系统研究、非遗资源整合利用工作滞后、保护资金筹措难等问题。
为此,黄覃梅提出关于加强中越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一是在睦邻文化安全方面加大支持,在崇左市加快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二是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展“壮族侬峒节”“京族独弦琴艺术”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的联合保护行动;三是对广西边境地区的非遗项目申报予以政策倾斜和保护传承资金支持。
(黄覃梅系民进崇左市总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