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委员:因材施教 构建学生培养新模式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不仅是简单工具迭代,而是重塑教育体系的底层逻辑。”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第二中学艺体中心主任孟艳看来,人工智能正与教育产生越来越多的碰撞,也为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她建议,利用AI等新技术搭建“交互—沉浸”式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美的魅力,激发创造力。
孟艳了解到,当前,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都在探索数字技术在学校美育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技术应用程度不均、数字教育资源整合不足、教师数字素养有待提升、学生适应性差异等挑战。对此,她建议,推动智能美育平台建设。这一平台应集教学资源、在线互动、作品展示与评价于一体,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兴趣偏好、学习进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同时为学生提供定制化学习路径和丰富多样的美育资源。
孟艳注意到,各类艺术形式都在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博物馆、网上美术馆、云音乐厅、云剧场的展览演出,通过“创意创新+技术赋能”实现更广泛触达。“这为美育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她建议,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建沉浸式艺术体验环境,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