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俞华良:把诗歌写在乡村大地上
这两日,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景区游客络绎不绝。镌刻着诗歌作品的景观标志在景区随处可见,吸引往来游客驻足。这些诗歌均出自晓弦之手。
晓弦本名俞华良,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竹林村人,他以家乡为题,将上千首诗歌写在了乡村大地上。2021年3月,晓弦诗文展览馆在竹林村开馆揭牌。作为嘉兴市文化特派员的俞华良,在此开展本土名人文化宣讲、公益诗歌讲座等,激发村民和参观者的乡土情怀与创作热情,助力文化发展。
俞华良(左一)为参观者宣讲本土名人文化。
笔耕不辍传大爱
俞华良的文学梦始于读高中时,真正接触到诗歌是在考进湖州师范大学后。在那里,他第一次读到《人民文学》等纯文学杂志。课余时间,他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或练笔,编织属于自己的文学梦。
“那个年代,文学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俞华良说,因在一个全校性的诗歌征文中得了一等奖,他便成了学校诗社领头人之一,经常组织社员采风,举办朗诵会,“社员们会在山顶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意气风发,回忆起来真是记忆犹新。”
大学毕业后,俞华良教过数学、语文,还当过体育老师,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的坚守,有空就进行诗歌创作。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特别是近10年来,他创作大量诗歌,出版多部乡村题材的专著。他在全国重要文学刊物发表1200余首以家乡为题材的诗作,记录美丽乡村的蝶变历程,展现共富路上的美好生活。
“我是在农村出生的,有深刻的农村烙印。”俞华良所创作的诗作饱含理想、充满热爱,他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和远方”,描绘乡村振兴的图景。
俞华良为孩子们讲解诗歌。
传播文化倾乡情
“我选择在家乡办诗文展览馆,正是希望能激发更多人的乡土情怀。能为更多人讲解我们竹林的文史故事、名人文化,是我的荣幸。”俞华良说。
平日里,诗文展览馆向所有人敞开大门。“钥匙不仅我有,只要拨打门上的电话,工作人员就会前来开门。”俞华良表示,来诗文展览馆的人有很多,其中学生占大多数,“我一直觉得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敏锐与纯真值得我们呵护,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俞华良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寄情于诗,徜徉在美妙的文字海洋里,续写着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村民胡建明说:“自从俞老师的诗文展览馆开放,我们就有了看书的好地方,我在馆里增长了不少见识。我期待着俞老师带来更多文化资源,让村子更富有文化气息。”
近年来,俞华良大力弘扬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积极倡导并传播仁善文化,他在家乡设立全省首个民间朗诵奖——中国仁庄诗歌朗诵奖,持续用诗词创作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我作为文化特派员,希望可以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脚下的沃土,把诗歌文化一代代地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嘉兴更有韵味,群众更有精气神。”俞华良语气坚定地说。
让文学走近生活
“构思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有三个原则,一是要精,二是要新,三是要巧……”在俞华良的公益诗歌讲座上,俞华良向年轻一代传授创作诗歌的构思方法。
退休后,俞华良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受聘为台州学院广文书院校外导师,应邀在嘉兴学院、同济大学嘉兴实验学校等开展公益诗歌讲座,带领学生领略乡村的风土人情与人文历史,让文学走近生活。
作为嘉兴家风传习师,俞华良为孩子们和家长讲述幸福101公交车的故事。在101路红色旅游公交线路上,俞华良一次次诉说着城乡风貌的蝶变,一遍遍让乘客感受浓郁的书香气息。
(作家晓弦,本名俞华良,系民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