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扩大国际交流到形成中国特色、世界影响
——我亲身经历的民进与中国教育的同频共振
我国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在全球教育坐标中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在过去20年间,民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作为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顺应时代变化,为推进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986年,我国施行义务教育法,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开始出现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修法成为时代课题。中共十六大提出,“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2005年,在筹备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有幸亲身经历了民进中央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香港大学合作,开展中国义务教育法律、政策与战略研究。为完善教育立法,当年,民进中央与有关部门先后共同举办两届义务教育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已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代表分享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同时还组织专业人员赴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考察,赴世界银行研修,针对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普及义务教育的先进经验,了解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的观察与建议。说到底,开展这些交流工作目的就是要学习别国义务教育经验。
正如时任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政府一贯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长期形成的东西部和城乡的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真正求得均衡,需要我们从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选取于我们有用的东西。”事实上,2005年,中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4.78%,位居全球第五。而2004年,我国当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40.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1%。那时的中国,还在向世界教育学习,民进顺应了时代潮流,配合国家战略需要,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服务于国内教育的科学决策。
经过20年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与教育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奋斗的目标之一。如今的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到2022年,中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的17.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到近90%,同期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从85%提高到近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提高到近60%。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近20年间,中国的教育发展已经从扩大国际交流到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影响。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同年7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这一年,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因“新教育实验”荣获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教授于2000年发起的一项教育改革行动,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为途径,经过20多年的深耕,惠及全国8300多所学校的50多万名教师、800多万名学生,其中超过半数来自偏远地区。教师成长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提供的阅读书目、线上资源平台等鼓励教师静思吸纳、专业阅读与写作、梳理表达和分享,将前沿学术研究带给一线教育工作者,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让教师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新教育实验是乘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东风,形成的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获得一丹奖,也意味着中国教育成为世界别国可以学习与借鉴的模式,中国教育在从过去学别国经验到向别国讲好中国的教育故事转变。
正如朱永新教授在获奖后所说,“我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探索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
近20年间,以不同的方式,民进人以不同的方式贡献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教育发展同频共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
民进顺应中国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是始终不渝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党派,民进人秉持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安危与共的方针,作为共产党的战友与诤友,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领域的民进人,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进人的教育事业,也与中国的教育事业共生共荣。维系这样的同频共振的,是源自优良的民进传统、历经时代变迁沉淀下来的精神,包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奉献社会的风范。这是事业发展的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也是民进人成长和发展的“根”与“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
(作者系民进北京外国语大学支部教育出版专委会主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