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一国两制”下的澳门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0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今年3月下旬,在澳门科技大学成立25周年之际,我随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前往参加校庆活动。在短暂的校庆活动间隙,有机会随同走访调研了几家澳门的高校、职业学院和基础教育学校,实地了解澳门教育发展状况,虽属惊鸿一掠,却深切感受到“一国两制”实践对澳门教育的强力助推和深刻重塑。

  回归祖国25年来,得益于“一国两制”制度的深入实践,澳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这颗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正向世人展现更加夺目的光彩。澳门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同时为“一国两制”的深入实践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走访调研中,各学校的校长对澳门教育的飞速发展无不充满自豪。他们介绍的澳门回归前后的几组数字就能充分地说明问题:回归前,澳葡政府对华人教育投入基本为零;回归后,教育投入不断增加,2024年教育支出已达141.3亿澳元。回归前,全澳至上世纪80年代仅有10多所公立中小学,1981年才有了第一所私立大学;回归后,目前已有10所高等院校(4所公立、6所私立),学生总数已达6万人左右,教研人员近3000人。回归前,澳门公立中小学只招收葡萄牙人或土生葡人下一代,华人学生只能到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就读;回归后,澳门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涵盖了学前、小学、中学各个学段,不断提高免费教育津贴金额,覆盖95%的公立及私立学校,惠及约7.4万名学生。从这些数字对比中,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澳门回归25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无疑是异常丰硕的。正是澳门特区政府在回归后将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历经20多年持续耕耘,最终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澳门的素质教育实践令人瞩目,也值得借鉴。调研组在培正学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是一所澳门“名校”,有着130多年的历史,涵盖学前3岁的孩子到高中学段教育的“一条龙”式学校,在校生规模3000多人,在当地市民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学校坚持在个性化分层教学上下功夫,践行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小班教学,利用大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学生潜能等多种手段,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调研组专门观摩了学生兴趣小组项目团队的现场,包括动画制作、机器人、手工等兴趣项目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愿组成团队,利用课后时间聚集一起钻研,围绕项目课题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直至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利用了所学知识,又丰富了知识结构,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少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今后的职业方向。我们也了解到,近年来,澳门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国际评估中位列全球前茅,科学和阅读素养也位居前列,这体现了澳门素质教育的成效。

  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是见证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势。澳门是个占地仅33平方公里的小岛,总人口68万,学龄人口少,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受限。在调研中,各高校校长对此非常无奈。澳门旅游大学校长黄竹君在谈及学校的占地面积时,笑言“不好意思提数字”。这所“袖珍”高校,虽然规模小,但其旅游学科专业排名亚洲第三,近年来得益于“一国两制”,内地生来澳进行专业深造的需求增长迅猛。横琴新区的建设也让黄校长看到了学校发展的新契机,她对学校新校区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充满信心。

  澳门大学的发展更是“一国两制”制度创举最鲜明的例证。回归前的澳门大学,受限于殖民时期的教育政策与基础设施条件,占地面积仅0.05平方公里,被形容为“有校无园”。学校专业设置以文科和基础学科为主,科技类、工商管理类学科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国际化程度低,科研水平不高,学术成果很少,远远不能满足澳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所规模小、学科单一、资源匮乏的“社区型大学”。回归后,澳门大学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4年,学校迁入横琴岛新校区,占地1.09平方公里,是原校区的20倍,去年招生规模已超过1.2万人,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引进一批国际化师资队伍,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顶尖学者在内。回顾这些年的发展,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感慨颇多,如果不是回归祖国的怀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深度开展澳门与内地的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现如今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得益于“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澳门各高校近年无论是在硬件建设、招生规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都迈上了新的台阶。澳门科技大学在近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前300名,有9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受益于国家的支持,学校参与了“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重大科研项目,并主导“澳科一号”卫星项目,成为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澳门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内地和海外留学生前来求学。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陈明金和校长刘骏介绍,该校现设十大学院,学生1.2万人,其中85%为内地学生。澳门旅游大学的黄竹君校长也介绍,学校目前本科生有一半来自内地和海外各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高端师资科研人才,极大地扩大了澳门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这次短暂的对澳门部分学校的调研,从澳门教育发展管中窥豹,见证了“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践伟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秘书长)

作者:金永伟
责任编辑:满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