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山货下山惠及山民 海曙民进幼教支部七年接力助农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海曙APP
【字体:

  7月9日,章水镇大皎村的村民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夏日礼物”——海曙民进幼教支部带着8万余元的“山货款”走进山村,将封装在红包中的现金逐一交到村民手中。

  这笔款项源于今年5月支部成员帮助村民打包销售的羊尾笋干,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城区市场。这已是该支部连续第七年与村民携手实现“山货下山”的暖心行动。

  “徐阿姨,您家600多块的货款拿好咯!”海曙民进幼教支部主委竺慧文一边核对账目,一边将红包递给满手老茧的村民。她感慨道:“最初计划帮扶一年,后来延续到三年,没想到乡亲们每年都拉着我们的手说‘明年一定再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如今,这双向奔赴已结下深厚情谊。

  地处周公宅、皎口两大水库之间的大皎村,凭借优质的水土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红壳笋”。村民仅用盐和笋,就能烤制出宁波传统美食“羊尾笋干”。然而,受限于交通条件,村民过去需在凌晨采挖后,辗转乘坐公交前往镇区售卖。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耗力,收益也颇为有限。

  “过去凌晨三点挖笋,赶首班公交到镇上摆摊,天黑才能回家。”村党总支副书记龚和平回忆。2019年区委统战部牵线后,民进幼教支部和大皎村开始定点帮扶留守村民,不断创新“山货下山”模式。从塑料袋包装到铝箔真空包装技术,将羊尾笋干的保质期从2天延长至1年,每袋产品标注户主姓名,既保障质量可追溯,又激发村民的品控意识。

  帮扶七年期间,2022年是“笋季大年”,海曙民进幼教支部也创下销售纪录:收购12925斤鲜笋,销售额近18万元。对参与其中的海曙民进幼教支部成员来说,是最累的一年,也是收获感最强的一年。随着“山货下山”名声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不断加入,今年,冷链物流车的使用进一步加强羊尾笋干的品质保障。

  七年帮扶路见证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竺慧文看着村民的笑脸坚定地说。如今,这份“山盟海誓”正转化为共同富裕的生动图景,为山区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作者:全媒体记者 张昊桦 通讯员 何欣怡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