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驻村工作队队员王震:六年耕耘 用实干为史家庄村注入蓬勃生机

发布时间:2025-07-25
【字体:

  “省上选派来的驻村干部真给咱村办了不少实事,大伙儿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提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选派的驻宜川县集义镇史家庄村工作队队员王震,村民张二江竖起了大拇指。自2019年6月响应组织号召,踏上这个距离宜川县城50多公里的村庄,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王震,便将根深深扎进史家庄的土地,与村民携手奋斗,让沉寂的山村焕发勃勃生机。

王震(右二)参加2024年省水产总站助力宜川乡村振兴鱼苗捐赠仪式现场

  “史家庄村共195户443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花椒种植和外出务工。”王震介绍道,六年间,他坚持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全力协同驻村第一书记,围绕基层党建、和谐稳定、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一线默默耕耘,用实干推动山村蜕变。

产业筑基,激活乡村动能

  产业是乡村的命脉。王震在驻村工作中,积极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史家庄村花椒示范园项目》,建成60亩花椒滴灌示范园,铺设滴灌供水管道15300米,修建100立方米滴灌蓄水池,通过产业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施《史家庄花椒产业机械化装备建设项目》,200台割草机、200把电动锯、200把剪刀按户发放,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落地《宜川县集义镇史家庄村花椒产业防冻设施设备购置项目》,为农户配发197台打药机、788桶3940升氨基酸水溶肥、985瓶492.5升优马修复剂,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立足长远,王震完成申报《集义镇史家庄村酸枣种植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规划利用本村黄河滩地平整百亩土地,栽种酸枣4万株,致力打造宜川酸枣种植高标准示范园,为村集体和周边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发挥水产专业优势,王震积极争取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支持,连续4年累计为宜川县捐赠新品种长丰鲢、草鱼等优质鱼苗超110万尾,投放到全县具有养殖条件的6个乡镇12个村子,为宜川水产养殖发展注入新动能。他还深入桌里村等地调研鱼苗长势,结合现有资源,编制渔业养殖方案,助力宜川渔业发展。

心系冷暖,情暖史家庄百姓

  王震的心始终与村民同频共振。每逢佳节,他坚持走访脱贫户和监测户,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困难群众、老党员,送去粮油肉等暖心物资。2024年,面对花椒销售困境,他主动牵线搭桥,邀请县领导及各驻村书记深入田间共商对策,成功助销花椒500多斤,价值13000余元。

  日常点滴,更见真情。驻村首日,王震见滑坡的泥土阻塞村道无人处理,便独自一人拿着铁锹从下午干到晚上,清理完滑坡泥土双手已磨出血泡。每次去县里或者镇上办事,都不忘为村民捎带急需的农资或日用品,小到一壶油、一瓶醋,从未遗漏。这份细致关怀,如涓涓细流,浸润了村民的心田。

耕耘六载,旧貌换新颜

  驻村六年间,王震协调帮扶单位先后来史家庄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2次,建设文化墙3面,赠送学习图书100余册,开展花椒管理技术培训3次。修建公厕、垃圾仓5处,修建护坡280余米,处理道沿600余米,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为保障村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集中供水池20㎡,检修供水管道1000多米,积极申报2025年统筹项目《集义镇史家庄村水利设施维修项目》,项目实施将惠及50户农户,更好满足村民饮用水需求。

  史家庄村的点滴变化,都浸润着王震和驻村工作队的汗水与心血。“服务群众,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就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位驻村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王震的话语坚定有力。

  如今,史家庄村的山梁上,花椒飘香,酸枣吐翠,鱼跃清波。王震的身影,早已与这片重焕生机的土地深深交融,共同描绘着充满希望的振兴画卷。史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薛掌国由衷赞叹:“王震和工作队来了,村子大变样!生活好了,心气足了,乡村振兴这条路,我们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

作者:通讯员 高雷波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