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便有未来
——读水思远《梦想飞跃太平洋》有感
思远的新书《梦想飞跃太平洋》要出版了,嘱我作序,确实让我有些为难。不是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没信心,而是我怕自己写不好序,从而影响书的品质。为写此序,我仔细阅读思远的新书,期望从中找到思远清晰的人生轨迹及逻辑思维,为我作序铺平道路。
读罢此书,我觉得思远是幸运的。别人说人生路上的三个贵人很难遇到一个,而他已经遇到了两个,第一个是他的妈妈,第二个是他的老师,第三个还未到来,相信也会遇到。
思远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刚出生时,为了生计,尽管思远才两个月大,他的妈妈和爸爸还是决定来到东莞打工,将他留在了安徽的外公外婆家。可以想象,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没有父母照顾,是何等的缺乏安全感;而对刚为人父、人母的夫妻来说,抛下小孩远走他乡,内心是何等的焦虑与不安。
幸运的是,思远有一个好妈妈。在思远一岁三个月时,妈妈没有任何犹豫,便把他从老家接到东莞,放在身边照料。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小孩,其实很不容易,思远妈妈为了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再苦再难,也忍耐着,坚持着,付出着,陪伴着。
之所以说思远遇到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是他的妈妈,并非我阿谀奉承,或故意杜撰,而是事出有因。
要知道,思远三岁时,仍只是自己一个人玩,极少主动与人交流,也不说话。同龄的小孩中,许多已能说会道,甚至能背诵唐诗宋词了。可他仍处于不会说话的状态,确实让人心忧。那年代,信息闭塞,他们不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但自闭症、失语症、智力低下等词出现在父母眼前,令他们焦虑不安。甚至有人好言相劝,让思远父母准备生二孩,以免错过生育黄金期。
思远妈妈坚信孩子是上天送来的天使,不可能有智力问题,更不可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除了四处寻医问诊,她还主动查阅资料,开始用最传统的方式为孩子启蒙——每天给思远朗读绘本。不管思远能否听懂,她都坚持读给他听,让他潜意识里有点概念。功夫不负苦心人,到四岁时,思远开口讲话了,张嘴便能背诵唐诗宋词,表现出极其惊人的记忆力。思远妈妈跟我讲:“如果当初我意志不坚定,放弃对他的陪伴和引导、启发和教育,他有可能真不会讲话,思远的人生轨迹就彻底改变……”
如果讲话只是考验思远妈妈的第一个坎,那后面的教育、培训、出国,则是考验思远妈妈的一个又一个坎。好在思远妈妈活学活用,用现代版的“孟母三迁”,让思远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实现一个又一个台阶的提升,他的能力实现一次又一次飞跃。回看今天,思远已经很优秀,而想当初,他的妈妈是何等之难。这些年,不时有新闻报道,说母亲抛弃孩子消失于茫茫人海。可在迷茫与绝望中,思远妈妈选择逆流而上,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天下母亲千千万,能像思远妈妈一样的母亲有几个?所以说,他很幸运,遇到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贵人——一个好的母亲。
思远是幸运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又遇到很多疼爱他的老师,让他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在快乐中得到提升。
严格意义上讲,思远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比赛,可以说思远的进步是在比赛中历练出来的。例如,在幼儿园,他参加少儿语言艺术课程培训,练就卓越口才。小学二年级,他参加学校讲故事比赛获得二等奖,同年获得“东莞市阅读之星”荣誉称号,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市级荣誉。年龄虽小,荣誉不小,不得不令同龄人刮目相看,也让大人青眼有加。往后,思远可谓高歌猛进,直挂云帆济沧海:参加现代快报社组织的朗诵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第七届 IEEA 国际英语精英赛,获得全国赛、国际赛金奖;参加第六届“南粤长城杯”演讲比赛,获得东莞市特等奖;参加东莞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得一等奖;参加 CCTV“希望之星”演讲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思远用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向父母、老师乃至社会展示其不俗的演讲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沉稳的心理素质。
这些成绩的背后,支持他的,除了父母,便是老师。他读了两所幼儿园, 三所小学,初中,国际高中,然后就漂洋过海去读美高了。他在书中写道:“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可是东莞市教育界学科带头人,都是行业的佼佼者。我的英语老师是东莞市第六届英语口语大赛的冠军;我的语文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并在国外留学工作了几年,到东莞外语学校工作的当年也参加了东莞市第七届英语口语大赛并获得了冠军;我的数学老师兼我的班主任是从松山湖小学调过来的青年骨干老师黄娜,我们同学亲切地称她为‘娜姐’,她为我们诠释了‘完全可以靠颜值,她却拼才华’……正是这些优秀高尚的老师,带我们在学海里遨游,努力拓展我们的眼界和学识,让我们得以享受学习的乐趣,并领悟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可以想象,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辅导思远成长,成绩能不优秀吗?这是其之幸运,遇到好的老师。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思远遇到了伯乐,从而让自己有能力、有机会变成奔腾的骏马,在沙场决胜中展示骄人的成绩。
看完思远的新书,我的一个感觉是“很老练”,甚至一度怀疑这书是不是他自己写的。不管行文还是谋篇,不管构思还是立意,不管常识还是专业,都已经超越了他这个年龄阶段所能获取知识的范围。直到他的母亲把他在美国读书时所做的PPT展示给我看,而且配有流利的英语解读,我才确信“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如此优秀,不服不行。
思远不只是埋头读书,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思远天使基金,用于帮助边远地区有困难的孩子,还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筹集资金,给他们提供读书与受教育的机会。思远心善,从小知道这个特殊群体不同一般。所以,他在能力范围内,竭尽所能去帮助。当然,这年代,做好事,做善事,做公益,有时会被人误解,甚至非议。可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在新书中写道:“你用善良的心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别人,你看到的就是美好和善良; 你用一颗世俗的心去看美好,美好有时也是恶念。在心理阴暗的人那里,你看不到善良,因为,被蒙上功利和世俗的心,看任何人都是功利型的,唯有看他自己是高风亮节;而阳光满满的人,看谁都是阳光的,哪怕别人有些瑕疵,也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解读,总能读懂别人的用心良苦和辛苦。”瞧,小小年纪,观察社会已经入木三分,能不佩服?
欣闻思远在全力以赴申请入读美国一流大学,他也期望有机会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激情演讲……对我这个不擅长英语的人来说,感觉那是梦,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思远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将梦想变成现实。他在新书中说:“人一定要有梦想,因为它一定会实现!”而我们这代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二者比较,发现20世纪“70 后”与 21世纪“00 后”差距很明显,我们偏向保守,思远这代人体现志在必得。 不管如何,我总相信有梦想便有未来。祝福思远,希望他在未来的人生岁月里能一马平川,花团锦簇。
【作者简介】罗建云,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全国新闻宣传特约通讯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潇湘文化研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