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天籁,讲台新声
——杨圣长的讲台情深与家国咏叹
从湘西雪峰山深处的农家小子,到国际声乐大赛金奖获得者;从聚光灯下抒怀人民心声的共产党员艺术家,到立德树人的高校美育带头人。杨圣长用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生涯,完成了一次从舞台到讲台、从演唱者到为人师的华丽转身。他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歌声传递时代强音,以师者情怀培育艺术新苗,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的双重使命与担当。
杨圣长在新时代艺术教育和美育事业中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山乡走出的天籁:初心如磐,声自远山
湘西怀化的层峦叠嶂间,一个农家少年每日踏着泥泞村道上学,却总为村头喇叭传出的歌声驻足。音乐,如一道微光,照亮了杨圣长清贫却充满想象的童年。尽管家境艰难、农活繁重,父亲“只要肯读书,决不放弃”的承诺成为他走向广阔天地的第一级台阶。
从山区走来的艺术筑梦者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高中时代。一句“五音不全”的评价并未让杨圣长退缩,反而让他心中那颗声乐的种子在“偷师”的日子中萌芽、成长。怀揣着走出大山的梦想,他经历了高考失利的挫折,却因一次晚自习偶然听到的琴声而重燃希望。在家人支持下,杨圣长奔赴长沙求艺,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小平教授,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怀化学院音乐系,开启了“宿舍——食堂——琴房”三点一线的苦修生涯。
杨圣长在怀化举办的“我从雪峰走来”独唱交响音乐会上表演
两年的专业淬炼,将杨圣长从青涩的农家子弟打磨成怀化师专“十佳歌手”。1994年,他带着扎实的专业功底进入株洲歌舞剧团,十年间足迹遍布三湘四水。在歌剧《沥沥太阳雨》排演中,即使脚部重伤,他仍坚持上台,完美完成演出。百余场基层演出的历练,不仅锤炼了他的艺术,更坚定了他“为人民歌唱”的初心。
国际舞台的淬炼:金声玉振,情系家国
北京深造期间,杨圣长得遇众多声乐名家指点,艺术造诣突飞猛进。作为文化部侨联艺术团团长,他在人民大会堂成功策划组织了首届“诚信中国”大型文艺晚会,并多次受文化部派遣,赴新西兰、澳大利亚、摩尔多瓦等国演出,用歌声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杨圣长与著名声乐教育家李文平教授(中)合影
然而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声带息肉的诊断几乎击碎了杨圣长的歌唱梦想。在其导师声乐教育家李文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他潜心修养,刻苦钻研,最终不仅重返舞台,更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完成艺术生涯的重要突破。
杨圣长登台表演
2019年成为杨圣长艺术成就的集中爆发年。先是以一曲恢宏磅礴的《黄河颂》摘得第八届亚洲索菲亚国际音乐大赛金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声乐的卓越水准;数月后,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我从雪峰走来”独唱交响音乐会相继在怀化和北京绚丽绽放。与中国电影交响乐团的合作,多位著名歌唱家助阵,整场音乐会掌声如潮,被媒体盛赞为“震撼、过瘾”的艺术盛宴。当终场全场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时,杨圣长用歌声抒发的正是对祖国母亲的赤子深情。
转身讲台:从“为人民唱”到“教学生唱”
2020年初,杨圣长作出了艺术生涯最重要的决定,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为国育人的教师。
他来到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迅速完成了从舞台表演到声乐教学的角色转换,并一路从专职教师成长为系主任、美育教育中心主任。
杨圣长带领学生杨思维参加省级比赛获奖后合影
杨圣长将丰富的舞台经验融入教学实践,强调“舞台表现力是声乐的灵魂”,主持多项省部级教改与科研项目,积极探索“实践型”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他倾力打造“艺术实践月”“五月的微笑”师生音乐会等品牌活动,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舞台的成长阶梯。2022年,杨圣长带领学生参演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揭牌“杨圣长艺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技艺传承。
杨圣长带领师生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演唱会
在五年教学生涯中,杨圣长策划导演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百余场。2024年底,他与中国潇湘爱乐交响乐团合作,在长沙成功举办了两场“向往”独唱交响音乐会,再次展现了卓越的艺术造诣与组织才能。从台前到幕后,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对艺术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用歌声致敬新时代:美育赋能,情怀不老
“为祖国歌唱、为人民育人”这是杨圣长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讲台之外,杨圣长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他演唱的《每当我唱起国歌》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你的故事》《中华盛世》等代表作通过央视、国际教育电视台、地铁公交等平台广泛传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杨圣长与著名作曲家、手风琴演奏家、情趣音乐教学法创始人张远福教授合影
杨圣长坚持深入基层,积极参与文化惠民、乡村美育、公益演出等活动。近三年来,他连续带队赴怀化、炎陵、麻阳等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研学授课”等活动,用音乐为乡村孩子开启艺术之窗。
从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到湖南省音协歌剧学会副会长,承担多个社会职务的杨圣长积极建言献策、服务行业建设,2024年还荣获“民进湖南省优秀会员”称号。
杨圣长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合影
从雪峰山麓到世界舞台,从聚光灯下到三尺讲台,杨圣长始终铭记自己“大山的儿子”的身份。他用歌声传递赤子之情,用教学延续艺术生命,用管理拓宽育人平台,完美实现了从舞台实践型向课堂教学型的转变,成为新时代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典范。正如他的信念:“有一点做一点,点点就是全世界。”杨圣长的“点”,是歌声、是讲台、更是无尽的家国情怀,以赤子之心守护三尺讲台,以艺术理想照亮学子前程,矢志不渝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和美育事业征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