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教育点灯人:曹新洛与他的“传薪”使命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各界新闻网
【字体:

  8月18日,八月末的暑气尚未散去,当学生们仍在享受最后的闲暇时光时,商洛市小学副校长曹新洛的身影已如期出现在校园,对此他早已习以为常。

  对他来说,暑假从来不是彻底的休息,今年他真正的暑假不到半个月,去年更是只有3天。“即使放假了,和学生的交流联系也不能少。”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是实实在在地做在了日常。不需要特意预约,也不用打电话确认,只要你在门卫室问一句“曹校长在吗”,值班人员便会笃定道:“曹校长就在办公室呢。”一路走去,所遇之人都如此回复。

  穿过安静的走廊,推开他办公室的门,一眼便能看到那张堆满材料的办公桌——教案、教材、文件交错叠放,看似随意,却又自有章法。一袋未拆封的面包搁在桌角,像是随时准备凑合一顿的“备选项”。那一刻,无需多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早已被这些东西静静道尽:忙碌,却始终心系职责。

  薪火相传——三尺讲台的深耕者

  自1986年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曹新洛便将教育视为一生的事业。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耕耘;不求轰轰烈烈,唯信持之以恒。一方讲台、三寸粉笔,三十九载春秋更迭,他以最朴素的坚守,诠释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怀。

  在那个教学资源尚显匮乏的年代,没有现成的优质教案,也没有微课和多媒体辅助,曹新洛凭借一腔热忱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一步步探索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他从手写教案开始,自行编撰辅导材料,不断总结提炼教学心得,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体系。

  如今,他已有40余篇(件)教学案例、微课、论文等在各级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编写的《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诗词经典》《蒙学经典》等十多种校本教材资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成果不仅是他个人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成为许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参考。从“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多元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曹新洛始终走在教育发展的前沿,用持续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见证并推动了基础教育数十年的变迁与进步。

  润物无声——校园生态的筑造者

  在教育这片土壤的深处,总有一批人,不仅自己发光,更致力于点燃他人的光。曹新洛正是如此,作为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和省级教学能手,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课堂,更延续在更多教师的成长之中。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多位教师在他指导下获得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尤其是像陈永、张妮等一批青年教师,已逐步从参赛者蜕变为区域教学骨干,获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逐步形成“一盏灯点亮更多灯”的良好教育生态。

  而他目光所及,从不限于一所学校。曹新洛始终关注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发展。他多次组织并参与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将优质课堂带到乡村,把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温暖的关怀送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持续对接牧户关镇街道小学、洛南县麻坪镇农兴小学等,每月定期开展教育扶贫、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

  他倡导的送教,绝不是“一次性”的表演,而是真正“按需定制、注重实效”的深度帮扶。每一次送教,都经过前期调研和针对性设计。他的团队不仅亲自示范教学,更坚持走进当地教师的课堂,认真听课、细致评课,并基于对方的教学特点和真实困境,提出可操作的建议。这种“示范—观摩—研讨—反馈”的闭环模式,真正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种子在泥土中安静发芽,教育在守望中生生不息。曹新洛用他的脚步和坚持,让优质教育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静默而坚定地扎根、生长。

  同心育林——民主党派的教育使者

  2017年8月,曹新洛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一员。那时,民进商洛市委会尚在筹建之中,正广泛吸纳有志之士、扩大组织力量,他就是因此被邀请加入了民进。自此,他便深度参与了市委会从萌芽初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既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

  多年来,曹新洛始终将教育工作者与民主党派成员的双重身份有机融合,积极投身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他基于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撰写了《关于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建议》为题的社情民意信息,精准剖析当前教育惩戒实施中的现实困境,提出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案。该建议因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策参考价值,被省政协、民进省委会分别采用。

  曹新洛始终坚持发挥自身履职能力,自担任民进商洛市小学支部主委以来,更是将支部会员的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目前他指导一位支部会员完成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初稿,正在精心修改完善。他始终强调民进会员应当成为教学示范和师德引领的标杆,积极鼓励会员参与各类培训、外出学习、教学能手评选及送教下乡等活动。正如他所说:“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付出。作为民进会员,就要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带动下,支部会员不断强化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基层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持续增强。

  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曹新洛却谦逊地认为自己的经历简单而平凡,只是始终秉持了“做不好,也不能做差”的信念,脚踏实地,默默前行而已。这份朴素而坚定的责任感,恰是他多年来持续深耕教育、投身党派事业最真实的注脚。

作者:通讯员 刘雯雯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