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忆先贤!“庆祝教师节 缅怀吴贻芳”主题活动在南师大举办
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当天,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暖意融融。由江苏省民进省直工委、江苏省民进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南京师范大学民进基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庆祝教师节 缅怀吴贻芳”主题活动在此举行,来自民进的教育界同仁齐聚一堂,以专题讲座、事迹追忆的方式,致敬这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大先生”,也为教师节注入了厚重的人文情怀。
活动伊始,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便点明了吴贻芳先生的特殊意义:“能将师范教育、教师使命与民进事业紧密相连的,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吴贻芳先生。”他的话语瞬间将现场氛围拉回那段风雨兼程的教育岁月。作为南京师范大学前身——金陵女子大学的首位华人女校长,吴贻芳不仅打破了近代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壁垒,更以一生践行“教育救国”的理想:80年前的1945年,她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女性代表,站上联合国纪念大会的讲台,在《联合国宪章》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世界听见中国女性的声音;40年前的1985年,当国家迎来首个教师节时,这位推动教师节设立的主要倡导者,却在同年11月10日溘然长逝,将生命最后一抹光也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
“先生的‘新’,是刻在骨子里的时代风骨。”贲国栋谈及吴贻芳的精神内核时,眼中满是敬意。作为中国社会第一批接受近代高等教育的新女性,吴贻芳的价值体系里,既有近代科学知识的理性,也有人文关怀的温度,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而她倡导的“厚生”精神,如今已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训的灵魂——“当我们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生命便会变得厚实”,这句源自《礼记》“爱而知其恶,正而知其善”的理念,至今仍在南师学子与教育者心中传递。
活动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加强则从“教育家精神”的角度,解读了吴贻芳先生的崇高之处。“孔子‘有教无类’、孟子‘养浩然之气’,而吴贻芳先生用一生诠释了近代女性教育家的担当。”他以“大地与高山”作喻:“我们敬佩崇高,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抵达了多数人向往的境界。”在他看来,吴贻芳的“崇高”,既藏在“创办金女大、培育大批优秀人才”的伟大事业里,也显在“面对抉择时的坚定”中——比如当年声援五四运动时,她在“保障学业”与“站在时代正确一边”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用行动践行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王加强还结合教育家精神,分享了与吴贻芳精神高度契合的三点:一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二是“言为师者、行为师范”的道德情操,三是“乐教爱生、甘于贡献”的仁爱之心。“这些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先生一生的写照——她既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也是矢志不渝的爱国者,更是民进组织建设的奠基人,这也是民进与南师大渊源深厚的根源。”
活动接近尾声时,现场的老师们仍沉浸在对吴贻芳先生的追忆中,不少人在笔记本上写下“厚生”“担当”“传承”等关键词。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先辈的追思,更是一次精神的“充电”:未来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继承民进的优良传统,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以“乐教爱生”的初心、“至诚报国”的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篇章贡献教育者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