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校家社协同育人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今日桐乡
【字体:

  9月15日,桐乡市屠甸镇完全小学“成长π”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启动。

  现场,屠甸小学分别与屠甸恒钜足球俱乐部、桐声书院、民进桐乡市基层委员会三方代表签订合作共建项目。接下来,屠甸小学与恒钜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引入专业足球教练,义务在二、三年级各班每周开设足球课;聘请桐生书院老师陈中华,在屠甸小学晏城校区开设书法兴趣班;依托民进桐乡支委在荣星村火炉浜的活动基地,发挥民进委员的专业优势,定期义务为学生开展相关送教服务。

  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家育首席导师”,成立校级关工委、“引航护苗帮帮团”志愿服务团队以及首批7个(六村一社区)“亲子共育中心”,同时发布了1+10个“行知实践营地”“青蓝家长夜校”,涵盖钱君匋故居、星马制衣等单位。未来,由家庭教育优秀导师、优秀家长代表、社会专业人士等组建的家育导师团队,将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沙龙、咨询等活动以及智慧家长成长营系列活动,组织亲子活动、提供家庭教育咨询等服务。

  依托“成长π”教联体,屠甸小学将持续推出多项特色活动。比如,开展家庭读书角创意比拼和“书香家庭”评选,激发家庭亲子共读的热情与乐趣;在亲子假日足球活动的基础上,增设亲子趣味运动会,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团队协作;深化剪纸艺术课程,定期举办剪纸艺术展,由学生亲自担任文化小使者,讲述剪纸背后的故事,传承与创新并举;优化升级劳动教育课程,邀请家长及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劳动导师,通过劳动成果展示、技能挑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与创造力。

  屠甸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陆顺介绍,“成长π”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主要是三个“一”行动和三个“联”工程,包括引入一批社会资源、丰富教育供给,建设一支导师团队、提升家育水平,通过课程联合工程、实践联动工程、场域联结工程,打造立体化成长支持系统,让每个生命在持续探索中突破边界,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圆周率”。

  屠甸小学“成长π”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只是全市“教联体”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桐乡各校持续拓展教育“朋友圈”,目前已组建近60个中小学“教联体”。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协同育人”,再到“教联体”模式的深化,市教育局始终以创新育人格局为核心,不断延伸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广度与深度,切实解决学生“成长的烦恼”,办好教育发展的“关键小事”。

作者:记者 朱方红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