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升级农村“硬件” 提升民生“温度”

——民进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就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言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华兴时报
【字体: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今年,民进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从推进我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厕所革命、推动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助推我区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多措并举推动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提质升级

  截至2023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较大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乡镇通公交率65%,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但同时,我区农村公路发展还面临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精细化养护、数字化管理水平不高,养护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亟待解决。”民进宁夏区委会在《关于推进我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建议,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健全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行有机结合的养护体制机制,鼓励探索推行“专业养护队+集体组织承包+公益岗日常养护”模式,扩大农村公路养护能力供给。发挥交通运输集聚经济要素、促进产业融合作用,结合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与乡村公路、产业园区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实施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改造提升工程,将乡村“产业路”打造成为百姓“致富路”。

  提案还建议,坚持因地制宜,整合场站、运力等资源,推广“一站多能、一网多用”等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商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过程全周期的“一路一档”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公路数字化治理效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

  让农村厕所实现从“将就用”到“舒心用”

  根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宁夏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农村卫生厕所,取得良好成绩,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杜勇提交《关于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提案》,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发展较为缓慢、人均收入较低的乡村卫生厕所建设,将“厕所革命”和农村“三堆六乱”治理相结合,尤其是“粪堆”科学合理治理纳入工作重点。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逐步将质量较差、标准较低且不具备无害化效果的卫生户厕,纳入年度改厕计划进行改造提升。引导村集体、村民自筹部分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以保障建设经费充足。坚持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推进、同步实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相对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近郊区和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区域,可就近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离城镇较远但居住比较集中、人口较多的村庄,可以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支持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就地就近浇灌五小园或还田利用,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结合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

  提案还建议,建立完善公厕管护制度,保障管护经费,鼓励采用生态环保、维护简单等成熟技术模式,确保公共厕所正常使用。完善乡村景区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卫生标准,对季节性旅游地区的公共厕所,可采用分区、分时段开放等方式降低管护成本。针对已完成农村改厕的用户建立服务体系,可引入第三方公司,公布卫生厕所维修和粪污垃圾清运电话,从农户提交清运、维修信息开始,直到清运、维修服务结束,再由督查人员进行入户回访、满意度调查,加大对运维单位和保洁人员的监督考核。

  补齐新能源基建短板 激活农村发展新势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我区农村地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布局不合理、电力供应不足、盈利模式不明朗等挑战,影响公共充电桩的推广。”自治区政协委员张辉在《关于加强农村地区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强化政策引导,有效利用财政节能减排补助等资金,积极出台配套财政补助政策,确保一定比例用于乡村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强化电价政策支持,探索乡村公共充电价格参照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对接入“一键找桩”平台监管的充电桩,支持纳入绿电采购范围,并做好乡村充电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和规划审批工作,保障充电设施建设等用地需求。

  提案建议,全面推动乡村配网规划与农村充电设施规划衔接,加大农村配网与充电设施配套投资,适度超前预留高压、大功率充电容量,满足乡村公共和私人充电设施建设需求。积极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融合发展,探索绿色充电设施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推动农户采用“户用光伏+户用充电桩”接入模式,进一步增强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将充电桩报装服务纳入电力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推动电力公司与车企、经销商和充电桩运维商贯通合作服务流程,前移乡村公共和个人充电桩电力报装服务关口。在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新能源车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引导家庭自用充电桩“分时共享”“临近车位共享”等模式。引导村集体与充电桩企业合资建设乡村公共充电设施,探索充电设施投资运营共富新模式,可以优先培训聘用村民参与充电设施日常管理和运维,带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坚持统一选址原则、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应用场景“四个统一”,配套完善农村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标准规范,合理配备漏电保护器和消防灭火设备,提升充电安全水平等。

作者:蔡睿晓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