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从“萌芽”到“繁茂”

——甘肃民进与启升中学的教育同行记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团结报
【字体:

  清晨,甘肃省天水市启升中学的校园里,琅琅书声与琴声交织。课堂上潜心求知,书法室里笔墨飘香,画板前线条流转,舞蹈房中身姿轻盈,操场上口号嘹亮……新学期伊始,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活跃的身影。

  用文化课打牢基础,靠艺术教育发掘天赋,以准军事化训练磨炼意志,这所由甘肃民进组织一路支持的民办中学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只要找到适配的土壤,就能生根发芽。

  带着这份教育初心,二十四载春秋流转,启升中学用坚守与创新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答卷:万余名曾被贴上“升学无望”标签的学子,在这里重拾信心,叩开高校之门。

  从“梦起”到“扎根”

  故事要从2000年说起。那年盛夏,天水市民进会员羊正宁发现,身边常有满脸迷茫的初中毕业生。当时公办学校学位不够,很多孩子要么花高价去外地复读,要么早早进入社会,有的还沾染上不好的习气。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羊正宁总想为这些学生做点什么。

  “麦积区60万人口,怎么能没有一所民办中学?”他说。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在开展了多次调研后,羊正宁在一次民进天水市委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分享了创办民办中学的想法。令他意外的是,这一想法得到了与会成员们的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民进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的参政党,必须全力支持。”

  会议后,民进天水市委会便迅速行动起来,民进机关工作人员陪着羊正宁跑审批、做调研,与教育专家论证办学可行性;民进会员中的教育界人士主动帮忙设计课程框架、规划校园布局;连民进天水市委会会议室都成了临时“筹备办公室”。时任民进天水市委会副主委席克勤带领市委会调研组跑遍两区五县深入调研,并以党派名义起草创办启升中学的有关文件,报送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等部门。

  2000年10月,当羊正宁的办学申请获批时,席克勤握着他的手感慨:“启升中学不仅是你个人的事,也是天水民进的事,有什么需要的,你随时和组织讲。”

  次年春天,麦积山大道旁一处废弃中专旧址经过数月维修改造早已焕然一新,一面白底黑字印有“天水市启升学校”字样的牌匾立于门口。8月,学校举行揭牌仪式,麦积区第一所民办中学正式宣告成立。9月,第一批500余名学生顺利入学,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迎接成长与蜕变。

  以“特色”育“特长”

  在艺术楼的竹笛教室里,高三学生羊濛正专注地进行日常练习。3年前,这个因文化课成绩落后而自卑的女孩,如今已成为竹笛专业的佼佼者。“以前觉得自己干啥啥不行,就是个‘学渣’。”羊濛笑着说,“但老师说我手指灵活、乐感好,鼓励我试试竹笛。我刚开始也没多想,就跟着学了。没想到,去年省联考,我拿了全省第五!”这样“逆袭”的故事,在启升中学还有很多。

  2003年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专程前往启升中学调研考察,并提出民进天水市委会主导创办的启升中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如今,作为民进组织主导创办的学校,启升中学既扎根天水本土,把地方文化特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又聚焦五育并举,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成长的闪光点。

  在民进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开辟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陆续开设美术与设计、书法、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表(导)演、体育7大类32个专业的特色课程,打造了“文化课打底+特长课增值”的双轨培养模式。同时,以优秀传统国学文化“润心”,以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收性”,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席克勤多次去北京拜访时任全国书协主席沈鹏,得知沈老在北京某中学创办了沈鹏书法艺术学校的消息,恳请沈老在启升中学创办艺术学校,并介绍了启升中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沈老欣然同意并题写校名,捐资十万元用于学校艺术学科建设。2005年8月,启升中学隆重举行了沈鹏书法艺术学校揭牌仪式。迄今为止,沈鹏书法艺术学校在全国仅北京和天水两所。

  随着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加之学校原址要收回,2015年,羊正宁在民进组织的协调帮助下,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功能设施完善、硬件一流的新校区,并于2017年1月完成搬迁。目前,占地53亩、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专业化艺术场馆、多功能教室、标准化运动场一应俱全,成为近200名教师传道授业和2300余名在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优质平台。

  硬件提升,教学质量也在攀升。近5年学校高考上线率从45.3%涨到67.5%,多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名校录取,成了学弟学妹们眼里的“大神”。在这里,大多数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曾经不起眼的“野百合”,在成长的裂缝里绽放出光芒。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民进天水市委会组织当地著名书画家来到该校开展“书画进校园”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校园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还提升了师生的鉴赏能力,为学生播下了追求书画艺术的种子。

  用“初心”护“成长”

  “老师,我被录取了!”

  2022年夏天,秦州区皂郊镇学生王飞飞捧着西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激动地冲进办公室拥抱他的专业老师独文知。在他身后,爷爷满眼感激地为学校送上一面写着“爱心助资圆我梦 喝水不忘启升情”的锦旗。

  父亲早逝、母亲出走的王飞飞,曾因无力支付学费数次想辍学打工。学校得知后,不仅免除其三年学费与专业费,还叮嘱食堂“给孩子加个营养餐”。

  王飞飞的幸运,并非偶然。自办学以来,启升中学始终坚持为困难学生“兜底”,而这份“兜底”的底气,来自甘肃民进的坚实支撑。

  2016年以来,由民进甘肃省委会发起的“阳光育才计划”助学活动先后3次在启升中学举办,累计资助在校生超120名,资助总金额达20万元。

  多年来,民进甘肃省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民进天水市委会副主委赵建强始终关爱着贫困学子,在一次捐资助学仪式上,他说“我资助的不是学费,是你们眼里不放弃的梦想,期待未来某一天,你们能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麦积山下,颍川河旁,托起了明天的太阳,启升放飞希望。师生并肩,满载梦想,启升精神在传扬……”当校歌再次回荡,这所在民进组织支持下、由无数师生汗水浇灌成长的学校,依然在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教育初心——为国育才,静待花开。

作者:王琴
责任编辑:叶炜